細個唔乖大個自然會變好?行為問題會影響學習能力 家長要及早正視︳麥太育兒秘笈

更新時間:18:21 2024-05-26
發佈時間:18:21 2024-05-26

在我的工作中,常遇到家長的問題是孩子不願意合作、不遵守家長或老師的指令(包括完成家務、做功課、遵守規則等)。另外,有些孩子經常發脾氣,當遇到不如意的情況或無法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時,他們可能會情緒失控、大哭大鬧、發脾氣,甚至出手打人。還有一些孩子則傾向於逃避責任,他們可能會避免承擔自己應該負責的事情,例如不做功課、不整理房間、不照顧自己的寵物等。

研究:行為問題會影響學習能力

對於這些孩子的行為,有些父母會有一種錯覺,認為這是所有孩子都會經歷的階段,並希望這些問題隨着孩子長大而自然改善。然而,根據我三十多年的工作觀察,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許多研究亦指出,學齡前兒童若存在行為問題,可能會在進入小學後面臨學習能力較差的情況。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如果孩子能夠在早期接受適當的訓練和介入,讓孩子學習和鍛煉「自我調適情緒」的能力,無論在行為還是學習方面,都會有明顯的進步,為孩子早早奠定良好的根基!反之,孩子在升上小一後,便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若置之不理 隨時變本加厲

事實上,當孩子的行為問題被忽視或得不到適當的處理時,他們可能會認為這種行為是可以接受或誤以為這能有效的達到他們的目標或引起關注。他們可能會將這種行為視為一種成功的策略,並持續使用它,甚至變本加厲。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此外,如果父母忽視孩子的行為問題,孩子可能會感到被忽視或無關緊要,進一步加劇他們的行為反應。他們可能會變得更加挑戰權威,更加不願意合作,或者採取更極端的行為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這是為甚麼及早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協助孩子至關重要。父母應該積極回應和介入,適當地設定界限和規則,並提供適當的指導和支持。這有助於孩子了解哪些行為是不可接受的,並學習如何以更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

 

及早干預 效果越好

儘管我目前主要專注於培訓七歲以下的孩子,但我之前也處理過一些年齡較大的孩子,大約七至十二歲。在這些孩子身上,我觀察到訓練效果有明顯的差異。有些父母正正因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沒有正視這些問題,即使後來他們帶孩子來接受訓練,作為治療師的我也需要花更多時間和精力來糾正孩子的行為。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這主要是因為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腦部神經可塑性也會隨之而降低,這意味着改變他們的行為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時間。舉個例子,年紀較小的孩子可能只需要完成為期五至十堂課程就能有顯著進步,甚至學校的老師都能察覺到他們的進步。但對於年紀較大的孩子來說,可能需要接近30堂的時間才能夠慢慢糾正他們的行為問題。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因此,父母應該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正視並處理他們的行為問題。及早介入和提供適當的指導和支持可以幫助孩子理解適當的行為和表達方式,鍛煉孩子自我調適情緒的能力。這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行為模式,並避免問題行為進一步惡化。

麥何小娟 - 資優教育及兒童發展顧問
從事兒童發展、行為及情緒治療超過35年;教育碩士、美國註冊職業治療師(兒科)

Facebook專頁 「兒童發展顧問麥明詩媽媽」
Instagram @makhosiukuen
Email: [email protected]

麥何小娟 - 資深教育及兒童發展顧問
麥何小娟 - 資深教育及兒童發展顧問

相關文章︳兩個孩子同校是好是壞?大學研究:兄弟姊妹互動支持有助提升學業成績︳麥太育兒秘笈

相關文章︳麥太育兒秘笈︳過度保護易不聽指令 小孩子「不聽話或任性」應這樣做!

相關文章︳孩子是資優嗎?讀書成績一定好?資優童必擁6個突出成就或潛能︳麥太育兒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