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醫療點買先精明?
上期提到,高端醫保的收費其實未必很「高端」,原因是這種醫保的好處是其自付費可選擇由非本人支付,意思是可以由另一張醫療保單,或公司團體醫保覆蓋。假設客戶本來有公司醫保,大約可以覆蓋五萬至八萬元的醫療開支。如果他不幸患病需要治療時,客戶可選擇先以公司醫保支付醫療費用,而公司醫保已支付的醫療費用會扣減高端醫保的自付費,超出公司醫保保障範圍的醫療費用就由高端醫保接着支付。
近年最受歡迎的自付費(即所謂的「墊底費」)是介乎兩萬至八萬元的高端醫保,價錢相對沒有自付費的高端醫保便宜得多。自付費越高的醫保,其保費會越便宜,即是說條款相同的高端醫保,八萬元自付費的醫保會較兩萬元自付費的便宜 (見附表)。
客戶選擇高端醫保的原因,不外乎希望獲得周全保障。假如遇上車禍要做一個大型手術,例如:開腦手術加其他雜費,動輒花費可能過百萬。大眾醫保此時當然不足夠,如果有一份高端醫保覆蓋,便足夠看門口。
以一位40歲的男士為例,自付費五萬元的高端醫保,每月保費可低至幾百元,對一般打工仔來說,絕對可以負擔得起(見附表)。
如果客戶在財政上較為鬆動,能接受較高的自付費,高端醫保的保費便會相對降低,甚至有機會較大眾醫保平宜。事實上,已經有不少精明的客戶會結合公司提供的醫保,或本身擁有的大眾醫保,再選擇一份有自付費較高的高端醫保看門口,以避免醫療通脹,或者突如其來的意外或患上頑疾,而沒有足夠保障支付醫療開支。
如果現有公司的醫療保險保額達到約八至十萬元,其實已經足夠覆蓋高端醫保的自付費。不過問題來了,一旦退休後沒有工作,失去公司醫保時怎麼辦?如果現有公司的醫療保險保額達到約八至十萬元,其實已經足夠覆蓋高端醫保的自付費。不過問題來了,一旦退休後沒有工作,失去公司醫保時怎麼辦?
其實高端醫療保當中有一項特點,就是當客戶步入特定的退休年齡之時,例如55、60或65歲,可以選擇從原有的自付費調低,而這種情況下是毋須核保的。一般來說,調低自付費是需要重新核保的,但保險公司考慮到客戶的實際需要,不少的高端醫療讓客戶在指定歲數作出一次性的自付費下調,配合客戶退休後的保障需求。其實高端醫療保當中有一項特點,就是當客戶步入特定的退休年齡之時,例如55、60或65歲,可以選擇從原有的自付費調低,而這種情況下是毋須核保的。一般來說,調低自付費是需要重新核保的,但保險公司考慮到客戶的實際需要,不少的高端醫療讓客戶在指定歲數作出一次性的自付費下調,配合客戶退休後的保障需求。
不過,沒有個人醫保或公司醫保的人士,就應避免選擇自付費太高的醫保,以避免一旦需要住院或接受治療時,便會失去預算。自付費是以每個保單年度累積計算,只要一年内醫療賠償額已達到自付費,往後一年内的醫療費不須再繳付自付費。自付費在下一個保單年度重新計算。不過,沒有個人醫保或公司醫保的人士,就應避免選擇自付費太高的醫保,以避免一旦需要住院或接受治療時,便會失去預算。自付費是以每個保單年度累積計算,只要一年内醫療賠償額已達到自付費,往後一年内的醫療費不須再繳付自付費。自付費在下一個保單年度重新計算。
舉例: 40歲的男士, 非吸煙, 舉例: 40歲的男士, 非吸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