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澤培 - 以客為本的當年與今日 | 「培」伴前行

近來一間美式快餐店正慶祝在港開業50周年,我留意到餐廳經典角色在不同平台亮相,即將舉行的50周年音樂會亦甚具叫座力。我也說得上是該餐廳常客,尤其日程緊密之時,快餐店的快捷正正符合我需要。近年遙距點餐漸普及,食品選擇可客制化,加上每年的期間限定餐點,不僅增添新鮮感,更提升顧客的期待,跟10年8年前的體驗截然不同。

  鐵路營運跟餐飲服務有很多分別,但也有共通之處,兩者均是以人為服務對象。我們一樣本着「以客為本」的理念,不斷發展、與時並進,從鐵路、物業,到商場、零售,持續在不同場景為顧客提供更適切的服務。

  地下鐵路投入服務初期,曾聘請身穿紅裙的客務大使「紅衫魚」解答乘客疑難,可說是我們顧客服務的雛形。當時考慮到地下鐵路是全新交通工具,所以安排專人協助乘客購票、入閘等,數年後市民熟習鐵路系統,這崗位便逐步取消。時至今天,乘客追求效率及個人化資訊,例如隨時查詢最快轉乘路綫、最便捷出入口前往目的地等,我們積極引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分析,包括提升手機程式MTR Mobile,一App查詢車務資訊、購票,同時盡覽出行、購物及生活情報。

  何謂好服務,不同世代的顧客也有不同定義。有分析顯示老友記喜歡真人協助,由職員解答疑難更有溫度;Z世代則更傾向自助服務,揀選自己喜好。要確切做到以客為本,必須了解你的顧客。 

  上周公司董事局委任楊美珍女士(Jeny)為港鐵新任行政總裁,Jeny與我共事多年,她一直帶領團隊數碼轉型及創新科技應用,從各層面提升顧客體驗,為乘客、旅客提供更便捷及個人化的出行選擇,MTR Mobile正是她當年推出的新猷。我深信Jeny來年上任將引領港鐵邁向新時代,與團隊上下一心,帶領公司業務跨上新台階。

金澤培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