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輝 - 發展夜市場 增經濟動能|家輝講場

曾幾何時,有人形容香港為「不夜城」,那時即使夜深,五光十色霓紅燈映照全城,一些旺區一樣人流如鯽,娛樂飲食購物活動暢旺。但經過三年疫情後,霓紅燈依舊,人流和市況卻全非。

據統計,今年首5個月零售業總銷貨值較去年升21%,回復至2019年同期正常狀況的八成左右,反映旅客重臨、再發電子消費券等正面作用。惟有商界人士指本港經濟短期內仍面對挑戰,包括港人熱衷北上消費及消費模式轉變等,關注消費券效應過去後,本地內需市場可否持續。

當然,跨境消費是大勢所趨,對此宜疏不宜堵、也不能堵。我們不應狹隘地視之為別人搶了我們生意,反而應發揮自身特色,吸引市民和旅客在港消費。

有業界朋友亦告訴我,疫情令港人生活方式改變了。以往一些市民愛逛夜街購物,夜市生意可佔整體生意額20至25%,但現時晚上8時後街上行人大減,有商戶索性提早關門。有夜更的士司機同指客人明顯減少,香港夜市已不如過去熱鬧。

提到夜市,不少地區都有設置,部分更獲當地政府支持。較聞名的有韓國、台灣、泰國等地夜市,內地深圳、重慶等城市也允許一些區域的商戶延長營業時間或開設夜墟。當中所售的由地道美食到衣服鞋襪日用品都有,商戶可營業至凌晨,往往愈夜愈熱鬧,成為居民和遊客常到勝地。

人人作息時間不同,旅客都希望有更多不同體驗,香港集中外文化、美食、貨品、娛樂等元素於一地,實可善用這些特色,發展為24小時都有不同活動在運作的國際城市。比方說,香港不消數月便迎來秋天,金風送爽下,逛遊夜市適合不過,當局可考慮劃出區域開辦短期墟市,給市民和旅客增添生趣,又可帶旺市道。

邵家輝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