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達人——友邦銳意年輕化 培訓新丁變精英

在港從事保險業務已有八十五年的友邦香港(AIA),近年積極將前線銷售團隊年輕化,其香港及澳門首席執行官陳榮聲及首席營業總監詹振聲,回顧集團六年前在港上市後,決意走年輕化及專業化路線,銳意吸納年輕及未有保險業經驗的「高質素白紙」,進行自家培訓,以站穩本地保險市場前列位置。
陳榮聲表示,友邦在六年前上市時,港澳區旗下共有八千多名財務策劃顧問,平均年齡達四十四歲,「當時我認為,財務策劃在香港仍有很好的前景,如要長遠走下去,就必須要有更多年輕一代加入。」於是友邦在擴充前線團隊時,以吸納「Y世代」為主要目標。
多元化活動吸引「Y世代」
  他笑言,事前進行了不少準備功夫,包括Focus group(焦點小組)等調查,得出年輕人對工作的想法,「第一,工作要有意義;第二,要有工作及生活的平衡;第三才是工作能否『搵錢』。」友邦於是在一三年成立Y-Club,定期舉辦針對年輕人喜好的活動,陳榮聲指出,其招募方式亦根據年輕人喜好而改變,「傳統保險業的招聘會都是大家『坐定定』聽講座,我們就在九龍『天際100』舉行的招聘活動,有講座有表演,希望用多元化吸引他們注意,另外早前亦在中環Magnum Club舉辦大型活動。」
  陳榮聲表示,經過六年努力,現時集團前線財務策劃顧問團隊擴展至一萬三千多人,其中四成為「Y世代」員工,平均年齡亦下降至四十一歲。
  除了大事招攬新人外,為了令前線團隊精英化,友邦一二年亦成立AIA Premier Academy(下稱PA),挑選年輕精英進行密集培訓。詹振聲指出,PA的招攬對象為大學畢業、有一至兩年工作經驗,卻未曾從事保險行業的年輕人,「我會形容他們是高質素的白紙,我們亦相信集團有能力培訓他們成為精英,他們來到都有一個清晰目標,就是要成為MDRT(百萬圓桌會員)。」
每年最少花一億元培訓
  要進入PA,詹振聲指出,應徵者需要先進行能力傾向測試,選出條件合適的人,然後每名應徵者將會單獨與多名高層人員面試,不時擔任面試考官的詹振聲,更傳授面試過關秘訣,「應徵者要相信保險不止是一件商品,而是影響客人一生的保障,另外他在入職前要有清晰目標,知道有哪些人可以成為自己入行後首十位客戶。」
安排晉升階梯留住人才
  陳榮聲指出,PA在五年來共栽培一千六百多名員工,其中有四百多人成為MDRT,他認為成績非常理想,「MDRT全球只有百分之一至二的業界才可以做到,但PA卻有四分一同事可以達到標準。」他認為PA的成功之道,除了培訓時間比一般員工長以外,管理層亦花費不少時間跟進這批員工的工作進度,「PA有九位資深員工負責,他們除了訓練員工,更要定期與員工的直屬上司及部門主管跟進其工作表現,中間所花費的成本,我相信每年最少也有一億元。」
  成功栽培新血後,如何留住人才成為刻下需要解決的問題,陳榮聲認為,讓員工看到晉升機會,是留住人才的最佳辦法。他指出,現時共有一百多位經PA培訓的員工,已被晉升為助理經理級別,他期望可協助他們建立其個人團隊,令他們事業更上一層樓。
擴醫療保障範圍吸客
  自願醫療保險計劃研究多年,雖然仍未有實際方案推出,但陳榮聲認為,計劃引起港人關注醫療保障,友邦近年亦着力增加醫療保險的保障範圍,以吸納更多客戶。
專人聯絡減爭拗
  陳榮聲指出,政府推行醫保諮詢令港人發現,本港公營醫療體系縱然完善,但也有供不應求、人手不足等隱憂,增加港人對醫保的需求。為了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陳榮聲着力增加保險的保障範圍,包括在兩年前開始,為現有住院保險的客戶,增加門診手術保障,承保部份在門診進行的手術及檢查。
  此外,私家醫院收費不一,隨時令客人的醫療費用超出原本保障金額上限,引起爭拗。為了減少雙方矛盾,陳榮聲說,友邦提供「出院免找數服務」,客戶取得醫院醫療收費單時,可以與他們電話聯絡,由專人判斷收費是否合理,並由公司直接向私家醫院繳付住院期間的醫療開支。
  早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期望未來一年內推出首階段自願醫保計劃。陳榮聲指出,縱然自願醫保的方向與最初構想有一定距離,但相信政府仍要依賴保險公司提供醫療保險,他會盡力配合政府的計劃,但執行細節須待政府公佈。
企管達人 本報記者


■陳榮聲認為,讓員工看到晉升機會,是留住人才的最佳辦法。
■陳榮聲認為,讓員工看到晉升機會,是留住人才的最佳辦法。
■香港及澳門首席執行官陳榮聲(左)及首席營業總監詹振聲認為,公司如要長遠走下去,就必須要有更多年輕一代加入。
■香港及澳門首席執行官陳榮聲(左)及首席營業總監詹振聲認為,公司如要長遠走下去,就必須要有更多年輕一代加入。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