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規管︱政府:爭取7月內向立法會簡介規管方案 平台須負擔「盡職審查」責任
發佈時間:10:16 2025-07-06 HKT

政府計劃今年年底前推出網約平台框架。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日(7月6日)於商台節目表示,有關工作正馬不停蹄進行。至於近日有意見指,期望工作可否再快一點,她透露近日有與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紹雄討論過,如果工作有一定階段性成果,可以爭取於7月內將規管方案,交到立法會先作介紹。
網約車︱具體牌照數目 可再聆聽意見決定
被問到有關牌照數目、司機條件等細節,陳美寶表示最好的做法是先凝聚共識。至於公眾關心的重要細節,如牌照數目等,政府樂於多聽意見。至於對平台的規管,她認為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伯平台對司機要負擔重要的「盡職審查」責任。而參考內地、海外經驗,司機要滿足一定條件考核,市民乘坐時才有保障。
對於坊間有估計指即使不連同的士,現時約有3萬名網約車司機,未來如何共存。陳美寶表示,參考了國內外的經驗,首先平台是一個很重要的部份,規管將涵蓋平台、司機和車輛,幫助網約車與的士良性競爭,讓兩者並存、互補和有序發展。
至於電子支付方式,她指現時約有3萬名的士司機已申請安裝八達通程式等支付裝置,局方未來規管電子支付時,相信業界已具備一定條件。政府也希望透過工作坊,幫助司機掌握如何應用電子支付。她希望有關法例早日在立法會通過,可望今年年底或者不遲於明年初,落實提供電子支付。
至於有的士業界人士希望政府「回購的士牌」,陳美寶表示,若因個人資產價值貶值而要政府補貼,或使用公帑購置,市民會提出質疑。所以政府的做法,會以社會大局為重。
粵車南下︱陳美寶:方便大灣區飛機乘客轉機
政府力爭最快11月實施「粵車南下」,陳美寶表示,粵車將可同步使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轉機停車場「泊車轉機」,及「入城」進入市區,這部分初期每日100個名額,會先以小規模測試,做好系統對接,才向前邁進、增加限額。
陳美寶指,粵港交通合作專班一直有就粵車南下推出及優化 密切溝通,隨着「港車北上」實施了兩周年,廣受市民歡迎 ,現時每5輛車就有1輛車具參與資格或曾參與,不少駕駛人士反映體驗良好,開始時以小規模及有序推進,但最重要就是配套,相信落實「粵車南下」,有助兩地雙向奔赴。
她解釋,近月與廣東交通廳、公安廳、省廳同事與局方合作無間,將構建系統提速提效,因此具備條件提早公布和爭取早點落實「粵車南下」。
陳美寶指,「粵車南下」分兩個部分同步實施,第一部曲,首先國際機場會在大橋口岸人工島旁邊正興建轉機停車場,設有1800個泊車位。目標客群是在廣東有登記領牌的汽車,預約車位停泊。目前香港國際機場作為國際航空樞紐, 不少客人會經香港轉機乘搭接駁200個國際航點的航班,每年有5300萬人次客量,五分一來自大灣區,當中600萬屬於轉機客,轉機停車場讓駕駛人士泊車後,他們毋須入境,機管局就會有專車接到機場辦理登機手續登機。
她續稱,車輛入市區初期每日100個名額,會先做好系統對接。「入城」不會限制其泊車地點,機管局正密鑼緊鼓興建訪港停車場,預計明年第一季泊車轉乘停車場可以落成,屆時車輛將多一個選項,他們日後亦將車泊在訪港停車場後再轉乘交通工具出市區。陳美寶形容訪港停車場是「示範單位」,呼籲商界提供泊車優惠,吸引粵車南下。
相關新聞:
粵車南下|陳美寶 : 當局會密切留意推展情況及社會反應等 進一步增加名額
粵車南下︱陳美寶:以「小步快走」形式推進 可望年內自駕「入城」遊走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