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國會通過具爭議性移民法案 准沒收難民財產
更新時間:12:05 2016-01-27 HKT
發佈時間:12:00 2016-01-27 HKT
發佈時間:12:00 2016-01-27 HKT
為控制入境的難民人數,丹麥國會通過一項極具爭議性的法案,容許當局沒收入境難民的貴重財產,以支付他們在當地的生活費用。新法案也將延長難民申請海外家屬到丹麥團聚的時間,規定他們必須等3年才能提出申請。不少難民在得知國會通過新法後痛哭,擔心與家人團聚的日子更遙遙無期,聯合國則表達關切與遺憾。
丹麥國會經過3小時半的辯論,獲跨黨派議員支持,以81票贊成、27票反對、1票棄權通過法案,容許警方沒收入境難民身上超過價值1萬丹麥克朗(11,314港元),以支付他們的食物及住宿費用。
當局解釋,這項法案的精神與丹麥對國內的申請社會福利津貼者一樣,必須先變賣部分個人財產,才能申請福利津貼。
法案亦同時延長難民申請海外家屬到丹麥團聚的時間,由原本等1年,延長至必須等3年,才能提出申請。
根據新法案,申請庇護者抵達丹麥後,警方可以對他們的行李及衣服進行搜查,凡是價值超過一萬丹麥克朗的物品,例如手表、手機及電腦等,將被沒收。但具有紀念價值的結婚戒指等例外,銀行的存款則不會被沒收。
丹麥政府強調,有關新措施是為了控制入境難民人數。丹麥政府發言人克努特說:「一如我們預期,法案獲國會逾四分三議員支持,因為不幸地,這是一個必要措施,以令丹麥與其他歐洲國家看齊,我們不會成為其中一個國家對比國家規模至今接收最多難民。」
但法案遭國際社會強烈抨擊,人權組織批評做法違反《國際公約》,甚至是殘忍。聯合國難民署亦對法案表示關注。
聯合國難民署發言人愛德華茲指出,有關決定容許丹麥警方搜查和沒收尋求庇護人士的財物,是發出有害訊息,有激起擔憂情緒和歧視的風險。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發言人指,難民逃避戰火經歷千山萬水才抵埗,理應得到同情和憐憫。
丹麥去年接收約2萬1千名難民,是接收難民人均比率其中一個最高的歐盟國家。
丹麥國會經過3小時半的辯論,獲跨黨派議員支持,以81票贊成、27票反對、1票棄權通過法案,容許警方沒收入境難民身上超過價值1萬丹麥克朗(11,314港元),以支付他們的食物及住宿費用。
當局解釋,這項法案的精神與丹麥對國內的申請社會福利津貼者一樣,必須先變賣部分個人財產,才能申請福利津貼。
法案亦同時延長難民申請海外家屬到丹麥團聚的時間,由原本等1年,延長至必須等3年,才能提出申請。
根據新法案,申請庇護者抵達丹麥後,警方可以對他們的行李及衣服進行搜查,凡是價值超過一萬丹麥克朗的物品,例如手表、手機及電腦等,將被沒收。但具有紀念價值的結婚戒指等例外,銀行的存款則不會被沒收。
丹麥政府強調,有關新措施是為了控制入境難民人數。丹麥政府發言人克努特說:「一如我們預期,法案獲國會逾四分三議員支持,因為不幸地,這是一個必要措施,以令丹麥與其他歐洲國家看齊,我們不會成為其中一個國家對比國家規模至今接收最多難民。」
但法案遭國際社會強烈抨擊,人權組織批評做法違反《國際公約》,甚至是殘忍。聯合國難民署亦對法案表示關注。
聯合國難民署發言人愛德華茲指出,有關決定容許丹麥警方搜查和沒收尋求庇護人士的財物,是發出有害訊息,有激起擔憂情緒和歧視的風險。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發言人指,難民逃避戰火經歷千山萬水才抵埗,理應得到同情和憐憫。
丹麥去年接收約2萬1千名難民,是接收難民人均比率其中一個最高的歐盟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