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新界北.有片︱提速北都成重點 譚鎮國冀跨界經驗助宣傳 姚銘倡釋放口岸經濟潛力
發佈時間:07:00 2025-11-25 HKT
立法會選舉10個地方選區中,新界北兩名現任議員劉國勳、張欣宇皆棄選,吸引5人競逐兩個席位。北部都會區發展成為當區重點議題,其中新界社團聯會理事長譚鎮國期望利用在商界、教育及社福界經驗,為北都發展提速。民建聯姚銘則建議破除邊界思維,完善口岸周邊商業配套,釋放口岸經濟潛力。
譚鎮國:發展北都關鍵是人才
新界北選區涵蓋整個北區、部分元朗及天水圍範圍,選民人數約41萬。商界出身的譚鎮國,兩年前成為北區區議員,今次首度參選立法會,報名時獲民建聯、經民聯、人大政協等跨界別支持。以「提速北都,為你增值」為競選口號的譚鎮國接受《星島》訪問時表示,發展北都其中一個關鍵是人才,期望利用在商界、教育界、社福界等跨界別經驗及人脈,向不同界別宣傳北都。
姚銘倡釋放口岸經濟潛力
民建聯派出區選「票王」姚銘,頂替已任9年議員的劉國勳。他指發展北都不能單靠一方,必須結合民間智慧、政府領導及商界參與,以達至提速提效,建議破除邊界思維,完善口岸周邊商業配套,以釋放口岸經濟潛力。
沈豪傑:物流業應朝向高端化發展
另一候選人為報稱獨立的港區人大代表沈豪傑。他稱北都現有農地及倉儲物流等傳統產業,並非全盤淘汰,而是應透過升級轉型,實踐國家提出的「新質生產力」,舉例物流業可朝向高端化發展。工聯會曾勁聰建議政府在港深創科園推動「中試基地」及跨境數據流通機制,並透過稅務扣減、專項資助等政策吸引創科企業落戶。他提到,科大成功申辦第三間醫學院,將與北都重點發展的生命健康科技產生協同效應。
至於北都收地問題,譚鎮國表示,會做好持份者與政府之間的橋樑,兼顧民生及發展需要。他指環評有既定程序,最重要是大家要知道發展與保育並非對立,可以並存。姚銘指,香港已有完善機制監察,確保公眾利益不受損,又指發展過程雖難以盡善盡美,但始終要以社會整體利益為依歸,期望政府妥善處理安置安排。
沈豪傑說,所有國家或城市在開發過程中,難免與當地的一些原住民產生衝突,但必須堅守程序公義,不能為發展而犧牲當地人利益。
曾勁聰倡片區預留足夠物流用地
曾勁聰建議在北都各片區預留足夠物流用地,由政府主導部分地段發展,減少市況波動對供應進度的影響。他強調,土地規劃不應只為發展讓路,更要平衡生態、產業與民生,才能為北都奠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新民黨廖子聰稱,北都藍圖要提速提效,自然要加快收地進程。
北環線|譚鎮國倡策略性車站優先啟用
要推動北都發展,運輸基建必不可少,北環線預料2034年竣工。譚鎮國表示,本港交通基建要提速興建,建議研究路線分階段投入服務,舉例新田站、古洞站等策略性車站可優先啟用,以配合北都整體發展步伐。他又指,新界北除了南北交通網絡需加強,連接東西如羅湖、福田及深圳灣的交通亦非常繁忙,必須預先部署,打通網絡,落實基建先行。
姚銘表示,北都區域有7個出入境口岸,但部分口岸缺乏鐵路接駁,僅靠公路連接,影響與內地融合。他以深圳灣口岸為例,內地口岸多已實現鐵路覆蓋,香港需急起直追,將鐵路延伸至各口岸,帶動口岸經濟。沈豪傑指,北環線通車後與屯馬線形成循環網絡,並透過支線進一步連接內地口岸,促進跨境流動,承諾若進入議會將密切監督工程進度。
廖子聰:跟進北環線進度
曾勁聰則指,北環線有助吸引企業和人才進駐,推動經濟結構向更高增值產業轉型;基建先行亦能確保新市鎮在人口入住時擁有完善公共交通服務,實現「基建帶動發展」模式。廖子聰稱,若進入議會將跟進基建進度,確保工程加快完成。
記者︰黃子龍
相關新聞:立法會選舉2025︱新界北選舉論壇 候選人介紹政綱 談及北都及區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