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新界北.有片︱提速北都成重点 谭镇国冀跨界经验助宣传 姚铭倡释放口岸经济潜力
发布时间:07:00 2025-11-25 HKT
立法会选举10个地方选区中,新界北两名现任议员刘国勋、张欣宇皆弃选,吸引5人竞逐两个席位。北部都会区发展成为当区重点议题,其中新界社团联会理事长谭镇国期望利用在商界、教育及社福界经验,为北都发展提速。民建联姚铭则建议破除边界思维,完善口岸周边商业配套,释放口岸经济潜力。
谭镇国:发展北都关键是人才
新界北选区涵盖整个北区、部分元朗及天水围范围,选民人数约41万。商界出身的谭镇国,两年前成为北区区议员,今次首度参选立法会,报名时获民建联、经民联、人大政协等跨界别支持。以「提速北都,为你增值」为竞选口号的谭镇国接受《星岛》访问时表示,发展北都其中一个关键是人才,期望利用在商界、教育界、社福界等跨界别经验及人脉,向不同界别宣传北都。
姚铭倡释放口岸经济潜力
民建联派出区选「票王」姚铭,顶替已任9年议员的刘国勋。他指发展北都不能单靠一方,必须结合民间智慧、政府领导及商界参与,以达至提速提效,建议破除边界思维,完善口岸周边商业配套,以释放口岸经济潜力。
沈豪杰:物流业应朝向高端化发展
另一候选人为报称独立的港区人大代表沈豪杰。他称北都现有农地及仓储物流等传统产业,并非全盘淘汰,而是应透过升级转型,实践国家提出的「新质生产力」,举例物流业可朝向高端化发展。工联会曾劲聪建议政府在港深创科园推动「中试基地」及跨境数据流通机制,并透过税务扣减、专项资助等政策吸引创科企业落户。他提到,科大成功申办第三间医学院,将与北都重点发展的生命健康科技产生协同效应。
至于北都收地问题,谭镇国表示,会做好持份者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兼顾民生及发展需要。他指环评有既定程序,最重要是大家要知道发展与保育并非对立,可以并存。姚铭指,香港已有完善机制监察,确保公众利益不受损,又指发展过程虽难以尽善尽美,但始终要以社会整体利益为依归,期望政府妥善处理安置安排。
沈豪杰说,所有国家或城市在开发过程中,难免与当地的一些原住民产生冲突,但必须坚守程序公义,不能为发展而牺牲当地人利益。
曾劲聪倡片区预留足够物流用地
曾劲聪建议在北都各片区预留足够物流用地,由政府主导部分地段发展,减少市况波动对供应进度的影响。他强调,土地规划不应只为发展让路,更要平衡生态、产业与民生,才能为北都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民党廖子聪称,北都蓝图要提速提效,自然要加快收地进程。
北环线|谭镇国倡策略性车站优先启用
要推动北都发展,运输基建必不可少,北环线预料2034年竣工。谭镇国表示,本港交通基建要提速兴建,建议研究路线分阶段投入服务,举例新田站、古洞站等策略性车站可优先启用,以配合北都整体发展步伐。他又指,新界北除了南北交通网络需加强,连接东西如罗湖、福田及深圳湾的交通亦非常繁忙,必须预先部署,打通网络,落实基建先行。
姚铭表示,北都区域有7个出入境口岸,但部分口岸缺乏铁路接驳,仅靠公路连接,影响与内地融合。他以深圳湾口岸为例,内地口岸多已实现铁路覆盖,香港需急起直追,将铁路延伸至各口岸,带动口岸经济。沈豪杰指,北环线通车后与屯马线形成循环网络,并透过支线进一步连接内地口岸,促进跨境流动,承诺若进入议会将密切监督工程进度。
廖子聪:跟进北环线进度
曾劲聪则指,北环线有助吸引企业和人才进驻,推动经济结构向更高增值产业转型;基建先行亦能确保新市镇在人口入住时拥有完善公共交通服务,实现「基建带动发展」模式。廖子聪称,若进入议会将跟进基建进度,确保工程加快完成。
记者︰黄子龙
相关新闻:立法会选举2025︱新界北选举论坛 候选人介绍政纲 谈及北都及区内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