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2025︱新界北選舉論壇 候選人介紹政綱 談及北都及區內發展

更新時間:10:37 2025-11-12 HKT
發佈時間:10:37 2025-11-12 HKT

由政府籌辦的「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第二天(12日)早上來到天瑞邨體育館,舉行新界北地方選區選舉論壇,候選人包括新社聯譚鎮國、工聯會曾勁聰、身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沈豪傑、新民黨廖子聰,以及民建聯姚銘。

候選人分別介紹政綱

在自我介紹環節,譚鎮國表示自己在元朗讀書及長大,現時是北區區議員,又稱北區是其從政起步點,既感謝、亦有承擔。他今次的選舉口號是:「提速北都,為你增值」,形容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的新中心、經濟新引擎,而他曾擔任東華三院的主席,在教育、醫療、社福有認識,希望可利用自己在不同界別的經驗、人脈、資源,服務新界北及所有香港市民。他的政綱是五大提速,包括交通、區內就業、在教育及社福配套、醫療服務等,亦要爭取政府入駐的速度,帶頭為北都發展。

曾勁聰表示自己是全職區議員,亦是在北區長大,見證北區由鄉村變成新發展區,而他作為工聯會代表,重申民生無小事,若當選會繼續工聯會的傳統,多聆聽民意。他又稱,自己在區內花了兩個十年,全職、全心服務,希望自己的歸屬感可以在議會上發揮,提出更貼地的意見,參選的三大目標包括推動區內交通配套、加快北都規劃落實,以及醫療到位。

沈豪傑表示自己已擔任5屆區議員,在元朗出生及長大,是律師及區內的中產,明白區內中產及基層要上班及照顧家庭的辛酸。他希望進入議會協助政府就北都訂立專屬條例,推進交通設施發展等,認為大發展不止起樓、起路,更要推動法律、科技落戶北都,實現職住平衡。

廖子聰指自己自2015年起紮根新界,現在新界北正迎來北都發展的重大機遇,希望運用專業議政、實事求是的精神,令新界北變得更宜居、宜學、宜業,建議要增設幼兒中心支援家庭、推動STEM教育、提升關愛隊的效能,增強醫療服務等。他承諾會推動北都由藍圖變成現實,讓居民感受到發展帶來的好處。

姚銘同樣是服務社區超過20年,形容這是家及他成長的地方,而政府倡議北都前,新界北一直是香港的邊陲地帶,發展裹足不前、原區就業不足,認為除了發展外,都要思考如何惠及本區居民。他建議未來北環綫要再提速、推動綠色交通、解決職住不均、增加不同類型學校的選擇,其選舉口號是「幸福北都」,希望北都不只是住的地方,而是交通規劃完善、環境更好的社區。

廖子聰倡申辦2036年奧運會

在提問環節,主持問到應如何進一步深化國際間交往合作,以進一步強化香港優勢,成為國家與國際間的窗口。廖子聰建議香港舉辦更多國際賽事,又以全運會為契機,結合港澳優勢與廣東省合作,申辦2036年奧運會,可讓各城市分擔成本,相信利用全運會場地不用大花公帑,便可打造新的經濟增亮點。

曾勁聰倡停止輸入外勞

主持人又問及要進一步改善本港就業,各候選人都認同北部都會區是一個契機,可解決區內職住不衡情況。其中曾勁聰則提出,政府應先考慮停止輸入外勞,強調輸入外勞已影響到部分本地就業情況;譚鎮國則強調支持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嚴厲打擊黑工;姚銘提倡在北都「做大個餅」,扶持零售、建築、飲食等行業。

沈豪傑首開腔提問 惟未得到回應

「辯論及跟進發言」環節,辯論如何令居民明白發展北都帶來的好處與機遇,各人重點發言提及如何在不同範疇發展北都。沈豪傑是首名作出提問的候選人,他提出發展過程中,很多本地居民受影響,要求政府加快土地賠償及盡快安置受影響的居民,並直接問到本身是烏溪沙及長徑村村長的廖子聰有何見解,但廖未有作出任何回應。

沈之後指出希望政府可重新規劃北都的教育藍圖,增加多些直資學校等,以讓居民有更多的選擇,問及曾勁聰就此有何意見,亦未獲回應。

譚鎮國支持推動國際深度合作

廖子聰最後向所有候選人作出發問,關注大家對推動國際間深度交流合作有何意見。譚鎮國表示支持推動國際深度合作,舉例特首李家超推薦新加坡總理投資香港,故應由政府主導;沈豪傑認為,北都在國際仲裁及調解是大有可為,亦可與「隔離海」前海一起做,透過法律與國際深度融合。

記者:郭詠欣
攝影:蘇正謙

完整參選名單請參閱:立法會選舉2025|報名參選名單持續更新 即睇地區直選、功能界別、選委界別報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