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腦中風可預防?日本名醫教6招健腦姿勢 防頭痛/手機頸/盆骨歪斜
發佈時間:12:49 2025-11-13 HKT
【腦退化/失智/腦中風】人口老化,人人都想擁有「百年大腦」,大腦健康又可以如何維持呢?要預防失智、頭痛、腦中風等腦部疾病,有良好的腦部血流至關重要。日本有醫生指,預防腦退化的關鍵竟然在盆骨,他更教授了6招簡易的健腦動作,減少頭痛、健忘、手機頸、骨盆歪斜等問題。
失智腦中風可預防?日本名醫教6招健腦動作
根據日媒《週刊女性PRIME》報道,神經外科醫生石川久表示,基於自身頭部重傷經歷及多年臨床經驗指,要維持健康並達到長壽,盆骨是最關鍵。由於大腦由血管負責運送及供應能量,改善血液循環的關鍵在於頭蓋骨、脊椎到盆骨這條軸線。如果患者有頭痛問題,石川醫生會觀察及分析:
- 脊椎/盆骨是否歪斜
- 步姿是否存問題
- 是否有「手機頸」(頸部正常曲線有否變直)情況
都市人大多都難以抽時間做有氧運動,而長時間不良姿勢與久坐不動者,更可能有腦部血流惡化、認知功能提早下降問題。石川醫生推薦重新改善站姿、坐姿、步態,從骨盆提升全身血流的健腦習慣:
健腦姿勢|1. 穩定盆骨的站姿
- 錯誤姿勢:骨盆向後傾斜,小腹突出。肩膀圓拱呈駝背,下巴前伸。頸部變直,肌肉緊繃。
- 正確姿勢:保持骨盆直立,脊椎挺直,自然挺胸,輕輕收下巴,讓頭部與身體的重心呈直線。
- 健康功效:鍛鍊腰部肌肉,穩定骨盆。
- 適用時間:等紅綠燈、等電梯、等巴士時。
健腦姿勢|2. 強化盆骨內收肌群的坐姿
- 正確姿勢:保持骨盆直立,雙腳併攏,要有意識地「夾緊大腿根部」;脊椎挺直,自然挺胸,輕輕收下巴;腳底平貼地面。
- 注意事項:鍵盤與滑鼠應置於近身處;為防止姿勢歪斜,可在腹部與桌子間放置咕𠱸等物品。
- 健康功效:預防盆骨的內收肌群、盆骨底肌群及腹肌衰弱。頸部肌肉伸展亦有助改善頸紋。
- 適用時間:辦公桌工作、用餐、乘坐交通工具時。
健腦姿勢|3. 促進血流的步姿
正確姿勢:
- 微微收下巴,放鬆肩膀,背脊挺直;
- 步幅加大半個鞋長,沿直線行走;
- 大幅活動髖關節,手臂向後擺動,自然抬頭挺胸;
- 腳跟先著地、腳趾推蹬前進,確保腳趾不要分開太寬。
- 健康功效:透過活動大腿肌肉與盆骨,增加能量消耗和血液流動。
- 適用時間:外出與家中移動時
健腦姿勢|4. 盆骨回旋運動
正確姿勢:
- 雙腳與肩同寬,雙手叉腰;
- 向前方大幅度旋轉腰部、順逆時針交替進行。
- 健康功效:增強腰部肌肉,改善全身血流。
- 適用時間:辦公或做家務空檔,每小時進行1次。
健腦姿勢|5. 放鬆頭部肌肉操
正確姿勢:
- 背脊挺直,雙手頭後交握,頭部向前推;
- 下巴上抬向前突出,維持10秒。注意保持呼吸道暢通,肩膀勿過度用力。
- 健康功效:放鬆頸部與頸椎周圍肌肉,改善手機頸及腦部血流。
- 適用時間:辦公、做家務空檔,頭痛初發時。
健腦姿勢|6. 頭蓋骨伸展
正確姿勢:
- 雙手除拇指外的四指置於頭頂縫合線兩側;
- 由中心向外側,彷彿要打開縫合線般,花10秒緩緩施力移動;配合緩慢呼吸進行。
- 健康功效:放鬆頭頂緊張,啟動副交感神經。
- 適用時間:辦公、做家務空檔,頭痛初發時。
腦退化症早/中/晚期有何症狀?
據本港醫管局資料,認知障礙症(腦退化症)是因大腦神經細胞病變而引致大腦功能衰退的疾病,患者的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和判斷能力都會受影響,部份且會有情緒、行為及感覺等方面的變化。
1. 早期症狀(第1-2年)
在此階段,家人和朋友通常會以為患者的症狀,只是因為年紀漸老而出現的正常老化過程,常見症狀包括失去短期記憶;表達或理解抽象事情時感困難,如表達身體不適、心情感受等;情緒或行為變幻無常;學習新事物及跟隨複雜指令感困難;判斷力減退、基本自理活動仍能應付,但需旁人提醒。
2. 中期症狀(第2-5年)
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早期的困難會更加明顯,症狀包括混淆遠期記憶和現實情況記憶、偶有詞不達意的情況;行為性格轉變,或會容易情緒不穩;需別人協助日常自理活動。
3. 晚期症狀(第5年後)
患者生活幾乎完全依賴別人,不能自我照顧,症狀包括記憶缺損,連熟悉的人和事也會忘記;身體活動及精神狀況出現衰退;未能有效表達及溝通;不能處理日常生活、需要長期照顧;生理時鐘混亂。
資料來源:《週刊女性PRIME》、醫管局
延伸閱讀:常看報紙如何防腦退化?醫生教2大讀報技巧 鍛煉大腦5功能防認知衰退
---
相關文章:
認知障礙症難預防?醫生教3招清除「大腦垃圾」 喝這種飲品腦退化風險降30%
50歲以下也會患腦退化!專家揭5大早期徵兆 頻罵髒話也高危?
比地中海飲食更護腦?營養師教三餐這樣吃 大腦年輕7歲防腦退化
2件事自測認知障礙症風險 醫生推介必做4大運動防腦退化 耍太極都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