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男子睡醒全身變藍險死 求醫揭吃2食物致呼吸困難
發佈時間:18:41 2022-11-09 HKT

食物中毒後果卻可大可小,隨時致命。內地一名男子日前午睡醒來,驚見全身皮膚變成藍色,且無法呼吸,更一度有生命危險。醫生經問診後,才發現男子曾於發病前約一小時吃過2類食物,並引致食物中毒。
據內地媒體《新民晚報》報道,上海一名李姓男子日前午睡醒過來,竟發現自己全身皮膚變藍,猶如電影《阿凡達》中的角色,並出現心慌氣喘、呼吸困難、頭痛嘔吐等症狀,遂立即打電話向女兒求助。
男子其後被送院急救,醫生指患者當時手指皮膚呈藍黑色,且反應遲鈍,經檢查後證實患上正鐵血紅蛋白血症,所幸接受特效解毒劑「亞甲藍」治療後,男子的症狀逐漸好轉,皮膚亦從藍色變回正常膚色。

事後男子透露,在他發病前大約1小時,曾進食過雪櫃中的醃菜和鹹魚,估計是這些變質食物中的亞硝酸鹽超標,導致中毒。
飯餸忌放置太久
浙江大醫院急診科主任陸遠強曾表示,以往經常有病人因進食隔夜飯餸,或未醃製好的泡菜鹹菜等而導致亞硝酸鹽中毒,強調當中主因並非「蔬菜」,而在於「放置時間太長」,並建議民眾蔬菜汁及果汁要即榨即飲。
他續指,生菜、西芹、香椿等常見蔬菜,本身含有一定份量的硝酸鹽,榨成汁後若放置太久,便會在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屬劇毒物質,中毒潛伏期只約1至3小時,成人攝入3克即可致死。而亞硝酸鹽亦可轉化為亞硝胺,引起食道癌、胃癌、肝癌和結直腸癌等。
硝酸鹽本身無毒性
根據本港食安中心資料,硝酸鹽廣泛存在於大自然中,可在土壤、水及食物中找到,是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營養素。硝酸鹽可自然地和在細菌促進下被轉化為亞硝酸鹽。在人體腸道內,硝酸鹽亦會被代謝為亞硝酸鹽。除了蔬菜之外,人體還會通過許多其他食物攝入硝酸鹽及亞硝酸鹽,例如水及火腿、香腸等加工肉類。
硝酸鹽本身沒有毒性,但其代謝物亞硝酸鹽卻可令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氧化,因而無法在人體內運送氧氣,令患者的嘴唇和皮膚發紫,引致正鐵血紅蛋白血症。嬰兒會較容易出現此症,被稱為「藍嬰綜合症」,原因是嬰兒的消化系統尚未成熟,導致硝酸鹽在細菌增生下轉化為亞硝酸鹽。
6種蔬菜硝酸鹽含量較高
食安中心指,一般而言,葉菜類蔬菜的硝酸鹽含量較高,而根莖類蔬菜及球莖類蔬菜的硝酸鹽含量則相對較低。至於蔬菜的亞硝酸鹽平均含量通常很低。以下為6種硝酸鹽含量較高的蔬菜:
6種蔬菜硝酸鹽含量較低
食安中心指,在日常生活,由於硝酸鹽可溶於水,因此可透過清洗和削皮減少蔬菜中已存在的硝酸鹽,並建議不要隔夜進食,因煮熟的蔬菜容易被細菌污染,將蔬菜中的硝酸鹽分解而產生亞硝酸鹽,對人體產生影響。以下為6種硝酸鹽含量較低的蔬菜:
同場加映:7類常見蔬果含天然毒素
本港食安中心指,天然毒素是有毒物質,天然存留在一些蔬果內。這些植物為了自我保護,會製造有毒物質,以防範真菌、昆蟲和捕獵者的侵害。
7種常見蔬果所含的天然毒素、中毒症狀及食用建議如下:
減低中毒風險貼士
食安中心指,採取以下方法可避免或大大減低因進食含有天然毒素的蔬果而中毒的風險:
食安中心表示,遵照上述方法可避免或減低風險。蔬果營養豐富,建議在安全食用的情況下,進食充足蔬果,維持均衡不偏食的飲食習慣。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