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三育中學擬轉直資

更新時間:10:57 2016-07-26 HKT
發佈時間:05:13 2005-02-15 HKT
  (星島日報報道)審計署○三年狠批教統局向九所按額津貼學校買位是浪費公帑,當局隨即表明會逐步撤銷買位數目,並會建議有關學校轉直資。轄下有四所按額津貼中學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獲家長、教師支持,申請○六學年將大埔三育中學轉直資,成為區內唯一直資學校。區內校長認為直資有助擴闊學校生源,對本區影響不大。

  審計署第四十一號衡工量值報告批評教統局在全港公營學校有二萬個空置學額下,仍浪費二點四六億元向按額津貼學校購買逾七千個學額。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曾表示,買位是按地區學額供求而定,如觀塘學額不足要繼續買位,大埔學額過剩便須與學校商討,逐步撤銷買位,並建議有關學校轉直資。

  轄下有四所按額津貼中學,包括香港三育中學、九龍三育中學、大埔三育中學及三育中學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獲校董會、家校會及全部老師支持,申請○六學年將大埔三育中學轉為直資,成為區內唯一直資學校。該校一月向全校家長發通告,解釋「面對教育改革,直資學校在課程、錄取學生、教學語言及資源運用上均會有更大的靈活度」。

  學校上月向家長進行問卷調查,收回近一千二百份問卷,八成贊成○六年轉直資,一成半反對,主要擔心轉制會加重家長負擔。

  校方指,直資學校撥款按津校津貼額的中位數發放,學校須自負盈虧,所以由中一起會向學生收取學費,校方強調收費只適用於○六年入學中一生,舊制學生不受影響。校方在調查問卷中臚列四個學費供家長選擇,包括每月少於四百元、四百零一至五百元、五百零一至六百五十元及六百五十元以上,但仍未有定案。

  據了解,學校已正式向教統局提出申請,大埔三育中學校監兼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港澳區會會長馮效良牧師透過秘書表示,暫不發表意見。

  大埔區中學校長會主席郭永強認為,直資學校全港收生,不受校網限制,有助擴闊生源,對區內其他學校影響不大,「大埔區未有直資學校,多元辦學,增加家長的選擇是好事,若成功利用直資優勢,或可吸引他區學生到大埔。」

  郭永強承認,學生減少,學校轉直資是一條出路,但要視乎學校的吸引力,「學校要有市場、有特色,才可吸引家長付學費來報讀。」他提醒津貼學校在申請轉直資時,要考慮教職員的公積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