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回吐278點201億北水狂掃貨
發佈時間:03:00 2025-07-26 HKT

中國繼續整治「內卷式」競爭,科網股成跌市元兇,港股在連升5日後低開低走,曾最多跌逾300點,終收報25388點,跌278點。大市成交額進一步回落至2818億元,但北水淨流入按日大增4.4倍,至201.84億元。年初至今北水淨流入合計逾8201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總流入約8080億元,已創2014年港股通成立以來年度新高。
國指昨天收報9150點,跌107點,至於科指則收報5677點,跌65點。全周計,恒指累漲562點或2.3%;國指累漲164點或1.8%;科指累漲139點或2.5%,港股三大指數都連升3周。
北水昨日大舉掃貨,淨流入201.84億元,按日大增4.4倍,創4月22日的213.6億元後新高。北水昨日狂掃盈富基金(2800)及恒生中國企業ETF(2828),分別淨流入72.8億元及14.3億元,另美團(3690)、阿里巴巴(9988)、騰訊(700)及小米(1810)都輕微錄得淨流入,惟快手(1024)淨流出6.7億元。快手昨日收報72.5元,跌4.9%,為表現最差的三大指數成分股,連跌2日。
官媒:「內卷」弊大於利
值得留意的是,年初至今合計,北水淨流入8201.8億元,多於去年全年流入約8080億元的歷史新高。滙豐全球研究發表報告指,相比起潛在可以流入香港證券市場的資金而言,年初至今累計的北水資金流入量只算是一小部分,另估計內地家庭正在持有至少6萬億美元(約46.8萬億港元)的過剩現金。
《人民日報》發文指,對消費者來說,「內卷式」競爭都是弊大於利,至於整治「內卷式」競爭,不是不要競爭,而是要引導企業找準自我定位,開展差異化競爭,走創新發展的大路,繼而給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
另外,國家發改委、市監局就「價格法修正草案」公開徵求意見,草案進一步明確不正當價格行為認定標準,規範市場價格秩序,治理「內卷式」競爭。消息拖累電商平台股及汽車股走低,美團、京東(9618)及阿里分別跌1.9%至3.2%不等。比亞迪(1211)及小米分別跌1.9%及1.8%。
比亞迪低收1.9%
藍籌股方面,「大笨象」滙控(005)連續兩日穩守100元關口,但以接近全日低位收報101元,升跌1.2%。騰訊收報550.5元,跌1.2%。
富昌證券聯席董事譚朗蔚表示,港股連升多日或需喘息,短期支持位為24800點,上方目標為26000點關口,但未必能下周達到短線目標。他續稱,若未能於下周達到該水平,建議投資者減磅,皆因8月1日為多國貿易協議達成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