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辦比賽填問卷提升防騙意識
發佈時間:03:00 2025-02-21 HKT

政府擬削減大學撥款以應對財赤,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昨日出席新春傳媒活動時表示,教大願意與政府共渡時艱,亦會不斷思考如何開源節流,但未有計劃削減教職員人手。至於可承受的撥款減幅,他回應指大學可承受「少少」的減幅。此外,近年多名「港漂」學生誤墮電話騙案,教大學生事務長楊志豪表示,教大亦不乏非本地生被騙的案例,但金額不大。他指,教大將軟硬措施兼備,包括設立防騙教案設計比賽,以及強制性要求學生填寫防騙問卷,冀減少相關個案再發生。
李子建表示,政府縮減撥款無疑會對教大帶來影響,但教大會不斷思考如何開源節流,強調「減人手是最後一步」,暫時未有計劃削減教職員人手,甚至目前仍在招聘教職員。至於可承受的撥款減幅,他回應指大學可承受「少少」的減幅。他指,教大會與香港社會「風雨同舟、攜手並進,與特區政府共渡時艱」。教大亦會妥善運用財政儲備,並引入新科技提升行政效率,確保各項規劃順利落實。另外,校方最快今年4月公布學校的最新策略發展計劃。
擬4月公布新策略發展計劃
李子建續稱,「我們是做教育不是做公司」,雖然大學亦需要考慮營運收支,但校方「會排好優先次序」,以教學質素為優先,包括為學生提供支援及配套,其次是推動科研轉化及成果分享,為社會培育人才。
近年多名「港漂」學生誤墮電話騙案,警方去年更透露共錄得318宗「港漂」學生被騙,楊志豪表示,教大亦不乏非本地生被騙個案發生,但金額不大。他指,教大將軟硬措施兼備,包括設立防騙教案設計比賽,以及強制性要求新生在收到錄取通知後填寫由校方設計的防騙問卷,並在領取學生證時再次填寫警方的防騙問卷。
對於教大早前有非本地生逾期在港居留,校方成立專責小組檢視提交簽證紀錄的機制,領導小組的副校長(行政)方永豪表示,在逾900名未提交簽證紀錄的學生中,大部分人已提交紀錄,僅極少數學生未有提交,亦有個別學生因學習理由而終止學籍。
研AI檢視非本地生簽證紀錄
方永豪指,教大的專責小組會全面檢視及優化相關規定,期望日後可做到自動化檢視、監測及提醒非本地生提交簽證紀錄,例如利用人工智能(AI)協助,防止有類似事件再發生。
去年一名內地男子以假學歷報讀教大碩士課程後被捕。副校長(學術)鄭美紅表示,校方會在接收非本地學生申請時,向申請者原居地學校及內地留學機構核實相關資料,亦會在申請者面試時再次核實其身份資料,以及在學生註冊時要求提供學歷正本。另外,她指,校方亦正研究利用人工智能辨認文件真偽。她重申,「學生需要做一個守法的市民」,若有發現假學歷個案,會交由警方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