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03:00 2023-03-16

(星島日報報道)今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 Hong Kong》)分外令人期待,除是復常後的首個展會,陣容也是自2019年後最盛大的一屆!然而疫情橫行3年,香港藝博會的翹楚地位同時受到多方面的挑戰,疫情不但局限了展覽規模,亞洲各國也陸續舉行大型藝博會分一杯羹,香港的亞洲藝術品展銷中心地位能否保持?不是三言兩語可總結。
今年《Art Basel Hong Kong》未舉行,不少人已急於來個疫情前後對照,例如今年展會能否打破2019年8萬8千入場人次的亮麗紀錄?入場人數未知,今年參展藝廊數目共177家,雖比去年增加了47家,但和2019年的242家相比,仍是較遜色。已効力《Art Basel》10年、新上任的《Art Basel Hong Kong》總監樂思洋對於疫後首屆展會卻充滿期盼:「最大挑戰是回復疫情前的原貌,藝術市場的確需要點時間恢復。今屆《Art Basel Hong Kong》的參展藝廊於去年6月截止申請,當時還未解除旅遊限制,但報名反應相當踴躍,證明國際對香港仍充滿信心。」
今年《Art Basel Hong Kong》亦首次獲得特區政府的「文化藝術盛事基金」支持,多個特別展區如藝聚空間、策展角落及光映現場等都強勢回歸,其中專為大型作品而設的「藝聚空間」自2019年首度回歸,悉尼Artspace行政總監兼《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澳洲館策展人Alexie Glass-Kantor將圍繞「此時.當下」作主題,展出13件大型裝置作品,讓人期待。
香港Art Basel 2023|亞洲藝博會群起
疫情前甚至疫情後的今天,香港始終手執亞洲藝博會翹楚之位,惟3年疫情重創了不少本地藝廊,周邊國家也乘勢追擊,爭相舉辦大型藝博會,如本身在倫敦、紐約及洛杉磯定期舉行藝博會的Frieze,去年便首次登陸亞洲,於首爾舉辦了首屆《Frieze Seoul》;另外《Art Basel》母公司MCH近年也積極擴大版圖,投資亞洲地區藝博會,包括今年初於新加坡舉行的首屆《Art SG》,受到市場極大的關注,大家都好奇這個號稱東南亞最大規模的藝博會,會否挑戰《Art Basel Hong Kong》的地位?「大家的性質分別很大,《Art SG》的作品與收藏家都較聚焦於東南亞,《Art Basel Hong Kong》則很重視亞洲及本地藝廊,參展的三分二藝廊在亞洲都設有展覽空間,其中33家更於香港設有展覽空間。」
樂思洋再派定心丸:「現在亞洲藝博會群起,正好表示《Art Basel》10年前登陸亞洲的決定正確,香港至今仍極具競爭力,除了是國際金融中心,地理位置優越,零稅制度也非常吸引買家。」當中如新加坡的消費稅是百分之八,預計明年會增至百分之九,這的確會成為藝術品買家的一大考量因素。至於香港近年大型博物館的相繼落成,樂思洋認為這亦有助香港藝博會走得更遠:「M+和故宮博物館的落成,令整體硬件更優越,與10年前相比,香港現時的藝術氛圍強大得多。」如今屆《Art Basel Hong Kong》再次與M+合作,委約瑞士藝術家皮皮樂迪.里思特製作了全新流動影像作品《信手不渝》,於M+幕牆展出,將藝博會的氣氛帶到會場外,成為全城盛事。
《Art Basel Hong Kong》由《Art HK》演變而來,兩者都由有「藝博戰神」之稱的任天晉(Magnus Renfrew)一手扶持,前者已登陸香港10年,見證了香港的藝術發展,由當初的「文化沙漠」轉型至世界第二大當代藝術品交易中心。在香港藝術交易市場蓬勃之際,任天晉於5年前卻悄然轉戰台灣,於當地籌辦了首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今年7月他亦將前往東京籌辦首屆《Tokyo Gendai》。以上種種無不說明亞洲大型藝博會將不再聚焦於某一個城市,而有平分春色之趨勢。的確,香港藝博中心的優勢無容置疑,然而「暗湧」已悄然出現,也是大家不能不正視的問題。
香港Art Basel 2023|展會總監推介 5大矚目藝壇新星
- Victor Ehikhamenor (P07)
身兼視覺藝術家、作家及攝影師的Victo Ehihkamenor,被譽為「非洲最具創新精神的當代藝術家」,他在2017年代表尼日利亞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其作品受非洲傳統宗教及西方文化影響,是次參展作品包括《Rosary and Perforation》系列新作及銅雕塑《Pregnant World》。 - 王凝慧 (P09)
出生於西安的80後王凝慧,在紐約大學完成藝術碩士學位課程,現於洛杉磯和上海工作,她專注於創作雕塑、繪畫、錄影、版畫和實驗電影,今次為展會帶來一系列雕塑作品,呈現量子機械的無意識境界。 - Kawita Vatanajyankur (P10)
泰國藝術家Vatanajyankur在她的表演視頻《Field Work》中,將自己變成機械工具和家庭用品,顯示人類的能力及從重新發現女性的韌性,探索現代農民的困境、勞動力中斷和工業化農業的未來。 - Kenneth Tam (P11)
紐約出生的華裔藝術家Kenneth透過電影及攝影,探索亞裔美國人的男性特徵,其作品《Silent Spikes》為雙頻道視頻,重新構想牛仔的形象,並喚起鮮為人知的美國西部移民勞工歷史。 - 沈心怡 (P08)
美籍藝術家沉心怡善用雕塑及裝置營造憂鬱的氛圍,她從歷史和當代文化中取得靈感,其參展作品《First Chair》透過現代遊樂園設施及古老椅子,探討個人自由與權力階級結構之間的平衡。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23
日期:3月21日(二)至3月25日(六)(21日及22日只限獲邀請人士出席)
地點: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門票:$225(一天門票)至$3,500(尊尚套票)不等
查詢:http://www.artbasel.com/hong-kong
文:Gilberto 圖:《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星島圖片庫
《星島申訴王》於3月1日隆重登場,節目為民請命抱不平、追蹤城中熱話,亦會搜羅溫情小故事。你申訴,我跟進,搵91999933,《星島申訴王》隨時候命!
立即報料: [https://bit.ly/3IMunqd](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獨家報料一旦被採用及報導,將獲得乙份獎品。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