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業 –毛俊輝粵劇情 粵劇活化|此中真意
更新時間:01:49 2023-02-03
發佈時間:01:49 2023-02-03

「戲曲如果停留在過去的模式,始終很容易和現代的社會和生活脫節。」著名戲劇藝術家毛俊輝(毛sir),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將粵劇活化,不論是得到賽馬會支持的「毛俊輝劇藝研創計畫」,還是與香港藝術節緊密合作的數個粵劇新編,都嘗試尋找富現代感的表達手法,既為傳統觀眾帶來新刺激之餘,也吸引新的年輕觀眾踏進粵劇寶庫,滿載而歸。

毛sir說,要活化粵劇,關鍵在於發掘「創造性」,「不管是用傳統手法,還是用新的思維,其實都在於是否有足夠的創造性。」尤其對於年輕的演員,若能刺激他們不停思考與吸收新意,跳出對傳統劇目既定程式「照辦煮碗」的思維習慣,探索更有創造性的表演手法,將有令人驚喜的火花閃燃。

2018年,毛sir與香港藝術節合作《百花亭贈劍》,大膽挖掘原作中蘊藏的「戲味」,讓人物、邏輯更加貼近當代年輕人的情感世界,加上青春亮麗如偶像劇般的舞台美學,讓一眾從來沒有看過粵劇的年輕觀眾都直呼過癮。

經典折子戲新演
今年的香港藝術節,毛Sir再帶來《粵劇情》,操刀改編三台經典折子戲碼,從不同角度推陳出新。其中《密誓背後》改編自《孝莊皇后與多爾袞》,原作是傳統的唱情戲,毛 sir則要演員再深入刻畫人物背後的心態。孝莊與多爾袞兩個人物之間既有政治角力,又有情愛糾纏,「挖掘出戲劇中所謂的『潛台詞』。哪怕是在傳統的曲詞中,該怎麼演繹呢?他們也覺得很有新鮮感。」而《我的窺醉》改編自唐滌生經典作品《蝶影紅梨記》,卻選擇從一個現代女孩子的視角來投入故事。《藏舟一夜》則改編自羅品超首本戲《蝴蝶杯》,轉而在傳統的演繹中再深探。三個戲可說呈現了不同的粵劇情趣。

「尤其是名劇,演員已經習慣了如何反應,個個都知道該怎麼做,通常就看個人的唱功和魅力而已。而現在,我要求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毛sir說,這種嘗試對演員來說猶如重練武功,對觀眾來說也是挑戰,「可能有些觀眾不Buy的。」但粵劇要活化,不只是演員,觀眾也要一步步向前走。「我不是要拋開粵劇,(創新想法)每樣都是為粵劇做的,所以叫『粵劇情』嘛。」毛sir笑道。
文:劉國業  圖:香港藝術節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