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日本|京都少不了的麻勁:山椒
六月天,也是忙著醃漬的日子。蕎頭、子薑、梅子都上場了,超級市場不單只擺滿這些時令食材,用來做醃漬品的米醋、白酒、冰糖、紫蘇等都整齊排列在入口當眼處,有一種熱烈歡迎初夏到來的氣勢。
往年一到這個時候,我便忙著醃漬酸蕎頭、子薑,造梅子酒,還有我最期待的山椒。今年忙不過來,就決定把專注力放在山椒之上,除了因為個人喜好之外,也因為我們家那彷如小森林的庭園裡,有多幾棵山椒樹,其中一棵較大的,每年都會回饋我們一些山椒。
(從庭園中採來的山椒)
新鮮採下來的山椒味道後勁很強,吃一棵,整個嘴巴都麻起來。把莖剪掉,燒一窩滾水,把洗乾淨的山椒倒進去熨三十秒,撈起來後再泡在冷水裡。泡越久山椒的麻勁會越弱,通常泡一個小時就好了。吸乾水再風乾,去除表面的水份,就能用來泡橄欖油,又或是加入鹽巴,造成鹽漬山椒。泡了山椒的橄欖油用來炒意大利麵或海鮮都非常好吃,至於鹽漬山椒,有朋友說可放進Vodka裡做成調酒,聽來很不錯,但我總獨沽一味,只用來做山椒小魚乾。
來過京都逛過錦市場的,應該對山椒小魚乾不會感到陌生。對日本大部分地域的人來說,山椒通常只在吃鰻魚飯時才用上,但在京都,卻連親子丼都會用上山椒。山椒小魚乾是京都名產,小魚乾的咸香,跟山椒粒的香麻非常配合。我最喜歡清水五条車站附近,有二百多年歷史的水德出品。不用特地跑到本店,在河原町四条通的手信店也可以買到。
處理過的山椒曬乾之後,還可以磨成山椒粉,但山椒粉在日本很容易買到,就不想費工夫了。說到山椒粉,最為旅客熟悉的,應該是祇園原子郭或清水寺附近的七味家,而在我的口袋名單裡的,則是位於北野白梅町附近的長文屋。那裡的山椒粉是用石臼磨的,風味特別濃厚。有一年情人節,我用長文屋的山椒粉,製作了在日本造成一時話題的山椒巧克力(我只會做懶人版本的,把巧克力溶了,加入鮮奶油與山椒粉而已),味道剌激又五味雜陳,現在想來,真適合用來形容老夫老婦的婚姻生活啊。
(我們家彷如小森林的庭園)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