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崢 - 桃李滿門的日本料理大師小山裕久 | 崢活當下

  常謂名師出高徒,在日本廚師輩德高望重的小山裕久(Hirohisa Koyama)大師,是「德島 青柳(Tokushima Aoyagi)」的第三代傳人。在2007年公布的2008年度東京米芝蓮美食指南中,8間榜上有名的三星餐廳中,「銀座小十」的奧田透(Toru Okuda)與「神田」的神田裕行(Hiroyuki Kanda)皆師承小山裕久;另外當年兩星,其後自2012年至今一直保持三星的「龍吟」主理人山本征治(Seiji Yamamoto),也曾在其門下習藝達11年。

  一門三傑的小山大師,年輕時於湯木貞一(Yuki Teiichi)創辦的大阪高階料亭「吉兆」,積極學習日本料理文化的精髓。4年後因父親突然病逝,被召回接管家族生意。在不斷努力下,「德島 青柳」不單成為當年日本代表料亭之一,小山更設立「平成調理專門學校」,培育出多位優秀廚藝人才。在師傅湯木的影響下,秉持「世界的名物——日本料理」的信念,致力將日本飲食文化推廣至世界各地。於90年代開始遠赴海外,擔任巴黎與「Madrid Fusion」等日本美食祭的負責人,全力支持日本飲食文化與國際接軌,對提升日本料理在世界餐飲界的地位作出了不少貢獻。在2004年,他成為首個獲頒法國農事功勞勳章騎士的日藉廚師。2005年起,受日本內閣知識農業調查委員會聘為委員,協助建立知識農業與日本品牌之間的各項事務。翌年至今,國際交流基金會於巴黎的日本文化中心,邀請了小山成為第一位飲食文化顧問,協助在法國推動日本料理的普及程度。他的女兒小山佐知子(Sachiko Koyama)也曾負芨法國,說得一口流利法語與英文,畢業回國後在餐廳打點一切,現正於東京大學經濟學研究科進修,是父親的好幫手。

  貫徹執行師傳將日本料理推向國際的小山著作無數,其中早年出版的《日本料理神髓》,是不少年輕學徒與尋常百家認識日本料理的參考天書。書中透過深入淺出的分享,提供了不少日本料理本質的入門技巧,若能仔細研究,無論思考模式、刀工與各式烹調方法的竅門,甚至如何煮好一窩白飯,均有詳細分析,獲益良多。而我更喜歡第二部分與多位著名料理人對談的記錄,從湯木貞一、Joel Robuchon、Bernard Loiseau(三位已與世長辭),和Bernard Pacaud(剛宣布退休,從1986年保持至今的三星L'Ambroisie創辦人)等位位烹調界神級人物,相互真誠地切磋研究,分享對料理與人生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字字珠璣,每次翻閱都有不一樣的領悟。

  多年來直至最近6月的東京之行,才在好友橫濱國立大學教授夫婦的安排下,正式拜訪位於麻布十番的「東京 青柳(Tokyo Aoyagi)」。佔地兩層,只有4間貴賓室的料亭,布置清雅脫俗,柔和燈光下的傳統餐桌,恍如時空穿梭,懷舊中顯大方典雅;也有現代化陳設,悉隨尊便。出生於1949年,早已過了古來稀的小山先生,仍然堅持每天在餐廳坐鎮。主張食材季節性主導,透過古代與現代食譜融匯貫通,以茶道為懷石料理的基礎,保留「一本初衷」之心,回歸本真,隨着日月變遷的每月菜單,滲透出「真味就是淡」的人生哲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佳餚,是以家鄉名物鳴門鯛魚入饌的厚切魚生片;與濃淡相宜,湯清肉甜的「鯛魚煮」。

  小山裕久早在1996年曾言:「能夠在物資豐富的德島,將受過鳴門海峽漩渦千錘百煉的鯛魚做成料理,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在東京品嘗的12道精選菜饌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炭烤香魚。上桌時的擺盤獨特而霸氣,濃郁香氣四溢,讓人垂涎欲滴。時令當造的肥美香魚每天從德島直送,在客人面前展示完才拿回廚房烹製。魚頭、魚腹與魚尾均以不同的火候來燒烤,難怪入口酥脆可口,一再回甘。其他菜式也用料上乘,別具一格,是一頓滋味滿滿的豐盛美好回憶。

楊崢

室內布置簡約清雅,畫龍點睛。
室內布置簡約清雅,畫龍點睛。
展示火候功架的碳烤香魚。
展示火候功架的碳烤香魚。
兩款不同產地,肥美甘甜的海膽壽司。
兩款不同產地,肥美甘甜的海膽壽司。
食材豐盛,賣相吸引的「文箱八寸」雙層前菜。
食材豐盛,賣相吸引的「文箱八寸」雙層前菜。
以德島鳴門金鯛入饌的「炭火燒鯛魚」。
以德島鳴門金鯛入饌的「炭火燒鯛魚」。
日本新年期間應節喜慶甜點「白味噌のお椀(白味噌湯)」。
日本新年期間應節喜慶甜點「白味噌のお椀(白味噌湯)」。
「龍吟」、「神田」與「銀座小十」的領軍主廚皆曾習藝的「德島 青柳」第三代傳人小山裕久大師。
「龍吟」、「神田」與「銀座小十」的領軍主廚皆曾習藝的「德島 青柳」第三代傳人小山裕久大師。
小山裕久主廚仍然堅持每天在餐廳坐鎮,永不言休。
小山裕久主廚仍然堅持每天在餐廳坐鎮,永不言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