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護航 - 可透過外科手術切除神經纖維瘤嗎?|為生命護航

神經纖維瘤病為罕見病一種,其中神經纖維瘤病I型(NF1)患者中,約三成會患叢狀神經纖維瘤(Plexiform Neurofibroma, PN),腫瘤沿神經呈叢狀生長在患者皮膚下淺層或體內深處,涉多條神經及分支,亦會波及周邊組織繼而引起各種臨床症狀。PN有一半以上機會是生長在患者頭頸部上,在兒童期或青少年早期便可能察覺臉部不對稱問題。由於腫瘤尺寸較大,造成外觀變形及功能妨礙,且周邊會出現組織增生,導致臉部或肢體變形、疼痛、運動功能障礙或視力問題等,有機會惡化。
有10至15%PN個案將來或癌變,這些惡性腫瘤稱為惡性周邊組織神經鞘腫瘤或神經纖維肉瘤,患者需定期複診以追蹤腫瘤的變化,如果患者腫瘤已造成功能障礙,及外觀上有嚴重變形,他們可與醫生討論透過外科手術切除腫瘤。
然而,並非所有患者適合透過手術切除腫瘤,因PN通常會入侵周邊組織,施手術切除時,會造成局部皮膚或肌肉等軟組織的缺損。因此,切除期間需要同時實施複雜的植皮或顯微重建手術,亦有機會大出血,甚至無法將腫瘤切除乾淨。
近年神經纖維瘤病在治療上有突破發展。有臨牀研究指,針對病因的口服藥物有助控制叢狀神經纖維瘤的生長,甚至將腫瘤縮小。患者如有任何疑問可向專業人士查詢正確資訊,醫護人員會針對患者的病情制定適切的治療方案。
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牀助理教授
此欄目位置由阿斯利康贊助,以上資訊由醫生免費提供。
有10至15%PN個案將來或癌變,這些惡性腫瘤稱為惡性周邊組織神經鞘腫瘤或神經纖維肉瘤,患者需定期複診以追蹤腫瘤的變化,如果患者腫瘤已造成功能障礙,及外觀上有嚴重變形,他們可與醫生討論透過外科手術切除腫瘤。
然而,並非所有患者適合透過手術切除腫瘤,因PN通常會入侵周邊組織,施手術切除時,會造成局部皮膚或肌肉等軟組織的缺損。因此,切除期間需要同時實施複雜的植皮或顯微重建手術,亦有機會大出血,甚至無法將腫瘤切除乾淨。
近年神經纖維瘤病在治療上有突破發展。有臨牀研究指,針對病因的口服藥物有助控制叢狀神經纖維瘤的生長,甚至將腫瘤縮小。患者如有任何疑問可向專業人士查詢正確資訊,醫護人員會針對患者的病情制定適切的治療方案。
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牀助理教授
此欄目位置由阿斯利康贊助,以上資訊由醫生免費提供。
最Hit
《愛·回家》金牌綠葉「老公」揸的士被捕獲 網民爆「喺大館見過佢」 曾任警察為74年寶生銀行械劫案出力
2025-04-30 10:00 HKT
居深圳美國人遊港呻「巔峰期已過」 城市擁擠/服務態度冷漠 惟對1地方讚不絕口:城市中的一片淨土
2025-04-29 17:48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