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驛站——中醫針灸治小兒多動症

  小兒多動症歸類於中醫「臟躁」「躁動」「健忘」等範疇,表現為易燥易怒,情緒起伏不定,自我控制能力差,專注力不集中,活動過度,沒耐性,令很多家長都束手無策,誤以為只是性格問題,忽略了小孩的體質影響才是問題所在。
  小兒先天稟賦不足,後天缺乏調養正正就是問題根源。清代醫家吳鞠通指出「小兒稚陽未充,稚陰未長者也。」稚陰稚陽內至氣血臟腑,外至筋骨肌膚都處於稚嫩不足、功能不完善的階段。按中醫角度細心診察,可大至分為以下三個證型:
  一、肝腎陰虛,虛陽上亢
  症狀為長時間精神恍惚、心不在焉,注意力不能集中,暴燥易怒,精神亢奮,不能自控等情況或兼見兩顴潮紅,盜汗,腰膝酸痛,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潛陽為主
  常用方劑:複方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
  針治常用穴位:百會、四神聰、神門、太溪、陰陵泉與三陰交

  二、心脾兩虛,氣血不足
  常見小兒易倦、健忘、失眠多夢、精神渙散,兼見膚色委黃,便溏,舌淡少苔,脈沉細。
  治法:補脾養心,安神定志
  常用方劑:歸脾湯、補中益氣湯、酸棗仁湯加減
  針治常用穴位:百會,四神聰,足三里,三陰交,脾俞,陽陵泉,中脘

  三、痰熱困阻
  古代醫學家總結「百病多由痰作祟」。小兒「脾」常不足,當痰熱內生而上擾心神,會出現煩躁不安,入睡困難;容易情緒波動或大哭大叫,兼見臉紅耳赤,大便干燥,小便黃,脈弦滑等。
  治法:清熱化濕,安神定志。
  常用方劑:黃連溫膽湯、梔子豉湯加減
  針治常用穴位:太沖,豐隆,肺俞,支正穴

  作為家長亦要給予更多耐性和細心去照料多動症的孩子,常循循善誘、少責罵並配合治療慢慢帶領小孩走出困境。以上湯方和穴位因人而異,必須由註冊中醫師診治 。

  莫翠廣中醫師
華潤堂註冊中醫師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