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護航——治病從預防開始

「預防勝於治療」似是老生常談,卻是恒久不變的道理。預防分初級、二級、三級:初級預防目的為防止疾病發生,例子包括注射疫苗、公眾教育、戒煙、戒酒等等;二級預防希望在疾病初期作出診斷和治療,如較為港人熟悉的大腸鏡和柏氏抹片,前者可找出和割除大腸瘜肉,後者可檢驗子宮頸細胞病變,阻止病變演變成癌症;三級預防則是控制已知疾病,防止引起併發症,例如心肌梗塞可透過「通波仔」打通受阻塞的血管,以免心臟肌肉進一步受損,導致心臟衰竭和心律不整等嚴重後果。
以糖尿病為例,說明不同的預防級別的用處。初級預防,健康人士透過飲食和運動,維持正常的體重和血糖,減低患上糖尿病的風險;二級預防,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士定期檢驗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素,及早診斷糖尿病;三級預防,糖尿病患者透過改善生活習慣和藥物治療管理血糖,防止高血糖引起血管病變,破壞心臟、腎臟等主要器官。
要預防疾病,醫護人員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市民的主動性更為關鍵。若市民沒有尋求幫助,醫護人員也就無從介入。那麼,市民可如何「主動出擊」?其中一個方法,是與家庭醫生建立恒久互信的關係,讓家庭醫生持續監察其生理及心理健康,當出現問題時,也能適時得到建議和治療。
此欄目由英國阿斯利康藥廠贊助
潘舜邦醫生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為生命護航
以糖尿病為例,說明不同的預防級別的用處。初級預防,健康人士透過飲食和運動,維持正常的體重和血糖,減低患上糖尿病的風險;二級預防,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士定期檢驗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素,及早診斷糖尿病;三級預防,糖尿病患者透過改善生活習慣和藥物治療管理血糖,防止高血糖引起血管病變,破壞心臟、腎臟等主要器官。
要預防疾病,醫護人員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市民的主動性更為關鍵。若市民沒有尋求幫助,醫護人員也就無從介入。那麼,市民可如何「主動出擊」?其中一個方法,是與家庭醫生建立恒久互信的關係,讓家庭醫生持續監察其生理及心理健康,當出現問題時,也能適時得到建議和治療。
此欄目由英國阿斯利康藥廠贊助
潘舜邦醫生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為生命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