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紀行——最強消費者

  廣東人有「無雞不成宴」的說法,雞是團年飯及開年飯中不可缺少的一道意頭菜!吃雞圖個吉利,因為「雞」與「吉」是諧音,雞的不同部份又代表了不同的象徵,「雞冠」是「升官發財」,「雞翼」是「飛黃騰達」,過年吃雞,比起日常吃雞背後的意義就大得多了。
  美食團團友見到我在網上教做醉雞與鹹雞,新年期間希望我替他也做幾隻。過年雞,未做單聽價錢已經嚇死人,要買入一隻新鮮雞,市場上平均一隻「炒價」已經要四、五百元。如果要名牌雞,除非是固定客戶,否則絕不可能有貨到你手!朋友過年托上托,訂了一隻名牌雞,單單雞價就需要七百八十元,過年想吃活雞?絕不誇張,是未見升官發財,已經打了三十大板!
  物以罕為貴,鮮雞供不應求是過年前後常見的現象,如果沒有禽流感,很多老人家都會在過年前的十多天先買回家飼養,然後留到團年或者開年時才會宰來吃。別以為搶雞潮只在過年前發生,過年後的雞價只是獲利回吐,減了一點點。有些熟悉的農場,甚至乎斷了雞的正常供應,要到三月中才可以恢復!吃新鮮雞,除非是荷包鬆動,建議還是三月中才吃,除了價錢正常,雞的質量大小也會有保證。
  我認為非常時期、非常食物,「渴雞」不如「渴鴿」,鴿的意頭一樣好,一飛就沖天,同學考試攞甲等,還有長途飛行也可以(耐力十足)。家常便飯,鴿可以煮醉鴿、豉油鴿與鹽焗鴿,要挑戰大場面還可以做「仙鶴神針」(鴿中翅)。懂得變通,聖誕節食中餐,新年吃西餐,就是最強消費者!
(www.youtube.com/channel/UC39gFX0VF1BxPRDOfFu4Lmw?view_as=subscriber)
紀曉華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