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收容所超前部署 毛孩平安渡風災 加固設施調撥物資 集社區力量築防線

更新時間:08:00 2025-09-26 HKT
發佈時間:08:00 2025-09-26 HKT

颱風「樺加沙」來襲,多區狂風暴雨、塌樹水浸。無法自保的貓狗同樣面對風雨衝擊,多間動物收容所早在風球前作「超前部署」,加固設施、搬籠安置,甚至有市民主動提供暫託空間,讓動物提早撤離;亦有義工選擇留守,陪伴需要特殊照顧的「毛孩」。颶風過後,各收容所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有小屋被吹倒,也有義工冒雨清理場地,所幸有一班義工與熱心市民的協助,讓「毛孩」得以安然渡過風暴。

不少收容所提早為毛孩尋找暫託家庭,讓牠們安全避難。  受訪者提供
不少收容所提早為毛孩尋找暫託家庭,讓牠們安全避難。 受訪者提供

大埔「老有所依動物村」由洪太與丈夫洪家棣創辦,專門照顧年老、病弱犬隻。2018年9月16日,超強颱風「山竹」襲港期間,「動物村」狗場的鐵皮屋頂被強風吹飛,洪家棣當時遭雜物擊中頭部,導致腦出血及多處骨折,需留院4個月,更一度失憶。相隔近7年,再次迎來「風王」,洪太直言記憶猶新,慶幸今次及早應變下,人與狗均能全身而退。

「老有所依動物村」在風暴前成功安置25隻病弱老狗,順利避災。 受訪者提供
「老有所依動物村」在風暴前成功安置25隻病弱老狗,順利避災。 受訪者提供

周末起分批接回狗隻

洪太稱,吸取「山竹」襲港的教訓,颱風來臨前已提早數日部署,透過網上求助,獲義工及友人轉介,先後為18隻狗找到暫託家庭,另有善心市民捐助毛氈等物資,「有個別家庭暫託了2至3隻狗,大家都素未謀面,很感恩。」

7年前「山竹」襲港後,「老有所依動物村」創辦人洪太因丈夫受傷,獨自返回狗場善後。 資料圖片
7年前「山竹」襲港後,「老有所依動物村」創辦人洪太因丈夫受傷,獨自返回狗場善後。 資料圖片

其餘7隻狗則由她與丈夫帶到教會朋友提供的村屋暫避,她形容該單位是「安全屋」,「單位完全隔音,狗狗睡得安穩,一夜平安。」

風暴過後,她返回狗場視察,發現天花有漏水情況,但損毀算輕微,未來數日需進行清潔與全面消毒,預計本周末起將狗隻分批接回。她指,毋忘當日成立「老有所依動物村」的初心,是希望照顧病弱老狗終老,「每次風暴,都希望與狗隻共同進退。」

大澳流浪貓暫獲收容

照顧年老病弱動物的有心人,還有大澳流浪貓之家的創辦人German。她是大澳原居民,自2012年起照顧當地流浪貓。她形容是次颱風是「山竹與天鴿2.0」,擔心被稱「貓島」的大澳再發生大型水浸事故。她指,雖然流浪貓生命力及適應力強,懂得找安身立命之處,但風暴太強,不敢掉以輕心,故本周初起,與義工巡視各個水浸黑點,並先後捕捉10多隻流浪貓,帶回貓舍暫時照顧。

颱風來臨前,「大澳流浪貓之家」義工捕獲10多隻流浪貓,安排暫避。 受訪者提供
颱風來臨前,「大澳流浪貓之家」義工捕獲10多隻流浪貓,安排暫避。 受訪者提供

現時其貓舍收容30多隻老弱病貓。她提到,流浪貓不習慣人工飼養,困在籠內顯得十分不安及驚慌。昨早當颱風遠去,她陸續將流浪貓放回原處,讓牠們回歸大自然,慶幸平安渡過一劫。

昨日,「大澳流浪貓之家」創辦人German及義工分批將流浪貓放回大自然。  受訪者提供
昨日,「大澳流浪貓之家」創辦人German及義工分批將流浪貓放回大自然。 受訪者提供

收容所「超前部署」,大幅減低了毛孩在風雨中受傷的風險。「香港流浪狗之家」的基地收容逾530隻「毛孩」,創辦人Angela表示,風暴前已展開每日通渠工作,並於風球懸掛前將所有狗隻安排進入室內有蓋空間暫避,所幸「毛孩」全部安全。

團隊已將場內被風吹落的樹枝清理,沒有其他設備受影響,她說,暫時不需額外支援,但因機構鄰近流水響水塘,屬低窪地區,「所以要好小心。」

「香港流浪狗之家」創辦人Angela指,場內狗隻在風災中全數平安。 受訪者提供
「香港流浪狗之家」創辦人Angela指,場內狗隻在風災中全數平安。 受訪者提供
多間收容所「超前部署」,大幅減低毛孩在風雨中的受傷風險。 受訪者提供
多間收容所「超前部署」,大幅減低毛孩在風雨中的受傷風險。 受訪者提供

位於新界西的「520浪浪加油站」,同樣在颱風來臨前做好多項準備,負責人Bella 指,除了打風前的防風措施,拉帆布,亦盡可能將狗隻帶進室內,惟部分性情較兇猛的如杜高犬、卡斯羅犬,難以與其他狗隻共同安置,只能留在外圍,「遮得就遮、蓋得就蓋,不讓牠們淋雨。」由於部分狗隻會打架,她需逐一將牠們隔開,「連籠也要抬走,分開在不同區域。」

打風前夕 情緒不穩狂吠叫

Bella說,風暴前後,狗隻情緒明顯不穩,由前晚開始不斷吠叫,「風很大聲,尤其前晚到昨早的時間,嚇到牠們全部都叫。」她說,幼犬、老犬、傷殘、長期病患的犬隻,一向在室內居住,但部分因太害怕,在室內外來回奔跑,「跑出外淋雨,又再跑回房內,來來回回。」

「520浪浪加油站」基地外的花園滿目瘡痍,數間鐵絲網小屋被吹倒。 受訪者提供
「520浪浪加油站」基地外的花園滿目瘡痍,數間鐵絲網小屋被吹倒。 受訪者提供

颱風期間,「520浪浪加油站」的基地有少許水浸,慶幸已經退水,團隊已將基地大致清理。不過,Bella說:「大家都累壞了,淋雨一整天後開始頭痛不適。」

另一收容所——「香港拯救貓狗協會」的基地內有近250隻待領養「毛孩」,另有約120隻貓狗接受助養。協會主席Linda表示,風暴來臨前已提前加固設施,在窗戶貼上膠紙,並將無法搬入屋內的鐵籠,以索帶層層鎖緊。她提到,場內有一帳篷因損壞無法收起,已被吹倒;有一棵樹被吹倒,另一棵搖搖欲墜,需要請消防協助鋸除。她續指,雖然場地未出現大面積水浸,但貓舍牆身有滲水情況。

協會前日已補充糧和水,風球期間亦安排貓舍與犬舍各有一名員工留守。Linda說,感謝留守員工及義工的無私付出。

多個家庭響應 小店健身室提供暫託空間

不少市民和商戶主動提出提供暫託服務,協助動物收容所將「毛孩」安全撤離,避過風雨。有收容所表示,預計本周末起,將分批接回暫託中的動物,重返熟悉的環境。

颱風前,收容逾200隻「毛孩」的「阿棍屋」為場內動物尋找暫託,4日內有近60個家庭響應,創辦人Ivy與團隊及義工則留守中心,照顧有特殊需要的動物。Ivy說,經歷一晚與風雨拼搏後,中心暫安全平安,「感恩義工與同事一直在中心守護毛孩。」她指,此次受損情況比預期理想,機件並無大規模損毀,只有部分地方水浸,如羊區與小狗區,所幸場內已備有水泵,及時將積水抽出至馬路。

「阿棍屋」義工冒雨將水管放出馬路。 受訪者提供
「阿棍屋」義工冒雨將水管放出馬路。 受訪者提供

她預計本周末將陸續接回暫託的貓狗,亦可能有個別動物在近兩日會先回中心。

是次颱風下,多間小店、健身室與寵物酒店自發提出提供暫託空間,讓義工臨時安置街頭流浪貓狗,攜手守護動物,在風雨中體現人間有情。

每日雜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