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引領教育變革? 從AI教學助理到專屬AI學習夥伴 數碼港初創發掘新商機

更新時間:18:31 2025-09-25 HKT
發佈時間:18:31 2025-09-25 HKT

人工智能(AI)正深度重塑教育樣貌,從教學模式、師生互動到學習評估,帶來革命性影響。HOY TV《AI數啟未來》第十一集將深入探討AI在教育領域的多面向應用,聚焦大學教育、特殊教育需要(SEN)及學生自主學習三大範疇,邀請多位教育領袖、初創代表及大學生,分享AI推動教育轉型的實踐經驗與前瞻觀點。

重塑知識傳授 引領師生關係 

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兼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郭毅可教授(左)、節目主持人陳曉峰(右)。
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兼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郭毅可教授(左)、節目主持人陳曉峰(右)。

節目邀請到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兼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郭毅可教授,剖析AI對教育本質的深遠影響。郭教授指出,以大語言模型為代表的AI工具,能夠快速整合並壓縮

網絡信息,成為新型態的知識傳遞媒介。他特別強調需釐清「信息」與「知識」的區別,並分析AI如何重新定義教師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角色互動。

郭教授也將分享香港科技大學的AI教育政策,包括將ChatGPT融入教學現場的實際經驗,以及成立教育創新中心(CEI)以研發新教學方法的成果。他將闡述為何AI應如數學、物理一樣成為基礎學科,並推動設立全校性AI必修課程,普及數位能力教育。


特殊教育新突破 AI個人化學習 

節目主持人陳曉峰(左)、Bridge AI創辦人黃俊文(右)。
節目主持人陳曉峰(左)、Bridge AI創辦人黃俊文(右)。

節目特別關注AI在特殊教育需要(SEN)方面的創新應用,邀請邀請數碼港培育初創Bridge AI創辦人黃俊文分享其團隊開發的AI系統。節目中將具體展示如何透過視頻與音頻分析技術,結合IoT設備提示老師目前是否優質的上課環境、並運用人工智能手錶實時監測學生情緒、注意力與專注力,動態調整教學步調,為SEN學生量身定制學習計劃(EP)。

黃俊文也將介紹「註冊特教導師培訓計劃」,分享與香港大學等本地院校合作,將AI技術融入師資培訓,培育未來教育專才。該系統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亞洲唯一、全球21項最佳 SEN 實踐方案之一,並已成功應用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歐洲等地。

自主學習新體驗 AI伴讀提升學習效率

港大醫科生張天俊(左)與港大醫科生陳志誠(右)
港大醫科生張天俊(左)與港大醫科生陳志誠(右)

另外,參加數碼港培育計劃的港大醫科生張天俊與陳志誠亦獲得邀請,分享他們共同創辦Xonlabs的經驗與成果。節目中將現場演示他們的AI學習平台Memo如何幫助學生脫離傳統的死記硬背模式,通過與AI共讀實現靈活的學習體驗,達到高效的「主動回憶」學習效果。

觀眾將在節目中看到Memo平台如何自動從教材或筆記PDF生成記憶卡片,並根據學生對內容的熟悉程度安排個人化的複習計劃。節目還將收錄大學生用戶的真實反饋,分享AI技術如何讓複習過程更輕鬆並有效提升成績。團隊醫科生自學編程,並積極擁抱AI的創業故事,印證了他們深刻的觀點:- 「與其擔心AI會取代你,應該要正視的是,懂得運用AI的人將會取代你。」

教育科技初創利用機械人  培育STEAM及AI人才 

Molekiu創辦人Koby Choy
Molekiu創辦人Koby Choy

將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引入教育領域的Molekiu創辦人Koby Choy自2018年起在數碼港開始創業旅程,將展示如何利用生成式AI(GenAI)和大型語言模型打造個性化的學習體驗,讓學生以簡易的方式理解複雜概念,打破技術壁壘,課程著重於STEAM教育應用,通過AI技術與機械人「Ohbot」為學生提供沉浸式和多樣化的學習內容 ,從而激發下一代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節目中將呈現數碼港如何積極培育教育科技初創企業,為他們提供培育計劃、種子資金等支持。嘉賓將分享數碼港如何協助他們開拓市場,建立策略性合作關係,快速將創新方案推向國際舞台。

不容錯過的精彩內容
《AI數啟未來》第11集將於9月23日(星期六)晚上8:30在HOY TV 78台播出,重播時間為星期日晚上6:30(HOY TV 77台)及星期二晚上10:00(HOY TV 78台)。此外,節目亦在HOY TV官方網絡平台同步上架,供觀眾隨時回顧精彩內容。敬請鎖定《AI數啟未來》,一同探索AI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