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菡:鴻星中菜結業收50員工求助涉款790萬元 局方會做好「兜底」工作
發佈時間:10:50 2025-07-05 HKT

政府最新3月至5月失業率升至3.5%,為近兩年半新高。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失業情況與經濟有關,本港經濟處於轉型期,有些行業如金融、貿易表現理想,但建造、零售及飲食業界等則面對困難,失業率稍微上升,但仍與過去20年的平均數相若。重申不宜一刀切對飲食業煞停輸入外勞,或設立行業失業率紅線。
孫玉菡今(5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鴻星海鮮酒家早前宣布結業,至今收到約50名員工求助,牽涉欠薪及遣散費等約790萬元,勞工處正積極聯絡鴻星要在僱傭條例下履行僱主責任,若有能力須支付薪金,若僱主無力償還,就會動用破產欠薪保障基金協助有需要的工人。而局方會做好「兜底」工作,包括為失業工人提供搵工服務等。他更指,破欠基金並非公帑,現有72億元盈餘,財政狀況非常穩健。
輸入外勞只佔整個勞動人口總數1%
對於餐飲業界失業率達5.7%。孫玉菡表示,有關業界的流動性相對較大,明白大家都會關心 輸入外勞會不會是一個因素,但平心而論,從輸入外勞的總數來看,只佔整個勞動人口總數約1%,沒有造成顯著影響,強調輸入外勞的大原則是要先確保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當局亦在上個月中就「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推出4個優化措施,目的都是確保在審批過程中本地工人優先就業。
相關新聞: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失業率越「紅線」即停輸入外勞?孫玉菡:不宜一刀切
失業率最新升至3.5% 建造/零售/地產升幅相對明顯 孫玉菡:畢業生或進一步影響就業情況
他又稱,輸入勞工之前要有4個星期的本地招聘,審批過程會更加嚴謹,若過程中見到僱主有不真誠的情況,就會不獲批准,即使獲批,都可以實施行政制裁,之後他們再申請外勞,會有一段時間不受理。 若有市民認為僱主為聘請外勞而不當對待本地勞工,當局亦設有投訴專線,上半年收到126宗投訴,飲食業佔了97宗,其中88宗是在6月份,涉及僱主懷疑聘請外勞後解僱本地勞工,正正是當局呼籲工會提供協助。他指出如果情況屬實,會對涉嫌的僱主實施行政制裁。勞工處同時會加強對巡查食肆,要求本地勞工和外勞比例須符合規定。
重申不宜一刀切及設立限額
對於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有議員及學者等,都建議設立行業失業率紅線及煞停機制。他重申,輸入外勞的機制設計上,以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為大前設,亦沒有指定工種,若貿然劃限額未必是實際做法,所以通過機制去做覺得效益會更好。
另外,社福政策對照顧者支援方面,近日發生兩姐弟於劏房單位內燒炭身亡,以及有老翁倒斃家中多天,遺留中年智障兒子乏人照顧,反映還有很多隱蔽的個案存在於社會,支援是否不足夠等問題。孫玉菡表示,每單悲劇都很令人痛心,香港隨著人口老化,有需要幫助的殘疾人士亦老化,壓力會很大,所以這幾年大家特別關注照顧者支援問題。
觀塘及沙田作小試點支援高風險照顧者
為了加強支援照顧者,孫玉菡透露,目前領取低收入照顧者津貼約有一萬人,是屬於比較風險高人士,未來一兩星期會先以觀塘及沙田作小試點,與醫管局合作,萬一照顧者入院,會立即聯繫社福機構,對遺留在家中的被照顧者作出支援,送食物及跟進;第二透過房屋署住戶名冊,找出公共屋邨「單老」及「雙老」家庭,與社福機構的已登記會員對比,並與關愛隊合作,最基本幫助他們裝平安鐘,若有需要會轉介他們到鄰近的社福機構。他指若小試點推行順暢及成功的話,會擴展至其他區。
他指,據他掌握的數據,80萬公屋戶當中有20萬屬於長者戶,相信不少是「單老」或「雙老」,如當局主動尋找,可以幫到很多人。只要順暢的話,很快就會展開全港做 「一步步走順了,才將它做大一點」,目的是希望及早找到一些高風險的家庭及早去介入,主動找出他們,將網拉闊,織得再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