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盟戰|歐盟宣布暫停對美反制措施6個月 英媒剖析馮德萊恩「屈降」底因
發佈時間:00:52 2025-08-06 HKT

歐盟於週二宣布暫停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措施,以此履行上個月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一部分。這一決定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上週簽署行政命令後做出,該命令從上週五起對大多數歐盟產品實施15%的關稅,此前歐洲主席馮德萊恩已在7月底於蘇格蘭與特朗普會晤時同意該安排。本來歐盟此前已準備好對價值930億歐元(約1090億美元)的美國出口商品徵收更高關稅,這些措施原定於週四生效,若談判失敗將實施。
一名高級歐盟官員表示,暫停報復性關稅「反映了一項政治協議已達成」,雙方目前正按此協議執行。該官員補充,報復措施已被「放回冰箱」,必要時可重新啟用。華府與歐盟仍在協商聯合聲明的文本,但部分關稅細節尚未最終敲定,包括美國將歐洲汽車關稅從27.5%降至15%(對德國汽車業至關重要)的時間表仍不明確,哪些產品將享有零關稅也未定。該官員說:「我們非常努力確保汽車也能立即獲得關稅減免,我們正在努力實現這一點。」



歐洲鋼鐵和鋁材出口(目前面臨50%關稅)的談判也在進行中。歐盟尋求「關稅配額」安排,即歷史貿易量內的出口享受較低關稅,超出部分接受更高稅率,但美國官員尚未認可此概念。官員稱,鋼鐵問題「在政治層面已達成共識」,但需「更多時間」細化。最終,歐盟多數國家需批准部分協議內容,例如降低對美國某些出口的關稅,但這將在「最終協議達成後」進行。
根據馮德萊恩與特朗普談成的協議,歐盟將從美國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的能源產品,並計劃在美投資6000億美元。該協議遭到包括法國與德國在內的國家批評,認為歐盟讓步過多並接受了較高關稅。德國財長克林貝爾(Lars Klingbeil)週一表示,歐盟在與美國談判中「太軟弱」,德國「對取得的結果不滿意」。對此,歐洲委員會週二反駁,稱「這一切都在我們的成員國明確信號下進行」,並強調協議避免了全面貿易戰及美國撤回歐洲安全承諾的威脅。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等分析馮德萊恩向特朗普「屈降」,簽下「屈辱」協議的原因。報道指,早在特朗普於4月祭出「對等關稅」之初,歐盟內部本準備「強有力」反制;但到最後,馮德萊恩退縮了……
報道指,馮德萊恩軟化的背後原因,是擔心特朗普可能以貿易爭端為借口,削減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或者以其他方式損害歐洲安全。
報道特別提到,歐盟尤其關注近期美國即將發布的一項有關軍事的「態勢評估」結果,美國有可能撤走派駐歐洲各地的約8萬名士兵中的若干比例人員,令歐洲整體防守兵力大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