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外國旅客缺席下告終 遺天價赤字成難題
更新時間:20:34 2021-08-08 HKT
發佈時間:20:07 2021-08-08 HKT
發佈時間:20:07 2021-08-08 HKT


路透社日文版報道,日本瑞穗資訊綜研(Mizuho Research & Technologies)調查部經濟調查小組副組長山本康雄說,「在決定不開放外國觀眾入境時,對東奧帶來經濟效益的期待就降低了,無觀眾無疑造成相當大的損失」。
山本說,由於東奧不開放觀眾進場,形同為新冠肺炎疫情後的旅遊復甦踩了煞車。
東京都政府2017年4月對外公布有關東奧帶來經濟效益的報告書中,預計東奧創造出以擴大旅遊效益為主的「延後效益」多達12兆2397億日圓。若從申奧成功的2013年到東奧結束後10年,預計18年間可帶來約32兆日圓的經濟效益,也可望為整個日本帶來約194萬個工作機會。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熊野英生在每日新聞投稿說,待東奧及殘奧整個活動結束後,仍將遺留許多嚴肅課題,例如興建主場館等建設費、延後一年的追加費用、防疫對策費用的增加等公共經費支出等,將形成龐大的赤字。
熊野說,東京都政府與日本政府等大會相關單位為了因應鉅額赤字,未來將訂定長期計畫,檢討透過增加稅收的方式來填補預算赤字,這就是帶有東奧負面意含的「延後問題」。
日本週刊「星期五」報道,日本已投入大量經費舉辦東奧及殘奧,由於海外選手到日本各地事前集訓,各地方政府所花費的防疫經費等,都尚未列入東奧花費內,所以東奧究竟花了多少錢,不到拿出決算報告大概都不會清楚。
況且,東奧受疫情影響被迫不開放觀眾進場,東奧暨殘奧組織委員會、東京都政府及日本政府,要如何分攤赤字也是未知數。

一名東京都政府官員說,東京都政府有近30兆日圓資產,不用太擔心馬上就會破產;但1999年前知事石原慎太郎執政時,東京都政府曾在一般會計出現高達3500億日圓的赤字,「不能忘記東京都也有過快要變成財政再建團體的時期」。
所謂財政再建團體如果用企業來比喻,就相當於適用於日本的「公司更生法」,在總務省的管轄下,「印一張文件、買一支原子筆都受到總務省嚴格監視」。
這名官員說,申奧成功時,東奧被視為經濟發展催化劑,當初預測可帶來約32兆日圓經濟效益如夢一場,甚至連當時擔任首相的安倍晉三政府,都把東奧可望帶來的高經濟效益比喻成「安倍經濟學的第4支箭」。
最Hit
深圳廣州免費直通巴士!7月暑假限定 一程直達天河人氣商場 附預約教學
2025-07-15 19:15 HKT
$66嘆尖沙咀酒店自助餐!再臨閣快閃1折 任食西冷/Häagen-Dazs雪糕/即做甜品
2025-07-15 17:42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