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推售策略轉向靈活應市|李婉茵
發佈時間:06:00 2025-09-08 HKT

香港政府近年在住宅用地的推售上展現出明確的策略調整方向,項目規模以1,000伙以下的中小型地皮為主,選址聚焦配套較為成熟的市區,近年成功售出的地皮,包括沙田小瀝源和大圍美田路等項目均有此特點,而一季一幅的推售安排,反映政府正因應市場需求及環境變化,靈活調整土地供應策略。
公眾、政府、市場的持份者平衡
政府如何把土地資源價值最大化,考慮的也不能單純是地價,而需作包括經濟和民生貢獻的全盤考慮,整體而言,土地政策的制訂乃以公眾利益為核心,並著眼於長遠發展;反而,我們現時看到政府的土地推售模式,有別以往將土地供應視為政府主要收入來源,可以理解作特定的時間與商業環境,一種隨行應市的推售策略,以市場供需機制作出的判斷。
然而政府就土地供應的長期及短期目標,也是有著明顯的轉變,例如長遠房屋策略中,對公私營房屋比例、對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GIC) 用地比例的要求、建築物技術及要求的更新迭代,也是隨著社會需求和技術發展而推陳出新;而近年的推售策略,我們也觀察到政府逐漸變得靈活,除了審視宏觀經濟的條件、市場變化,也更樂意聆聽市場的意見,包括土地條款的有限度放寛及精簡流程等等,由此兼顧土地在公眾利益和市場間的平衡。
盤活市場信心更是任重道遠
有觀點認為,政策目前的土地推售策略是針對私人住宅庫存量多,特別是難以消耗的貨尾單位而訂。其實當中未有直接的邏輯關係。要知道政府並不是單一的土地供應者,不少發展商也有龐大的土地儲備,亦可通過收購重建或項目動工,從而控制未來市場供應,有些貨尾單位無法消耗,除了受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使需求方採取謹慎的置業態度外,更大程度是項目地點、定位、定價及發展商推售策略所影響。
一手住宅買賣於2025年的上半年的行情承接去年表現,發展商的普遍開價仍表現克制或在次輪銷售溫和提價,仍錄得不俗銷情,使得整體的一手住宅庫存量有下降趨勢。因此,政府如何把握市場信心開始復甦時,穩固需求及動力,進一步盤活市場,從而在適當時機變現土地資源,將成為其更具戰略性且任重道遠的目標。
李婉茵
高力香港研究部及零售顧問主管

相關文章:精準投資優勢產業 加快北都發展|葉文祺

相關文章:樓市料已見底溫和復甦 2026年樓價走勢全剖析|林鎮鴻

相關文章:「供平過租」成樓價見底指標 美國進一步減息有利樓市向上|麥萃才

相關文章:影響住宅樓價之四大關鍵政策|鄒廣榮

相關文章:以綠建策略引領北部都會區高質發展 從招商引資到氣候韌性|張天祥

相關文章:以北都驅動香港可持續發展|凌嘉勤

相關文章:北都未來之城創新機遇 拓新思維建新產業佈局|梁志堅

房地產專家雲集 共商北都新機遇 | 星島房地產發展動向論壇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