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業主收樓前心慌慌 怕做漏程序 7大必做事項保障權益

更新時間:06:00 2025-07-13 HKT
發佈時間:06:00 2025-07-13 HKT

置業是人生大事,近日有網民於社交平台分享,剛買入的二手住宅即將完成交易,預計不足一個月內便可正式收樓。由於他是首次置業,收樓程序對他來說相當陌生,於是發文問問大家有沒有事情做漏了。的而且確,收樓前若沒有做足程序,或會影響入住安排及往後權益。

該名準業主表示做了很多功課,已經安排收樓前一天驗樓,亦打算請代理幫忙安排水電煤轉名,並已聯絡好幾間設計公司及傢俬店。其他曾有買樓經驗的網民不吝嗇分享:「水、電、煤之後自己申請就得。上手當然要cut(取消)」;「你要搵律師對數搞清楚上手有冇交齊,有幾多要share(分享),跟住搞埋住戶證/泊車等等」。也有人提醒要處理好差餉、地租和管理費,這些都是容易被忽略的費用。

其實除了上述網民分享的事項,準業主收樓前不妨檢查以下七大程序,幫助渡過入伙前的最後一關。

一、確認買賣協議及交易日程

二手樓買賣須經律師辦理手續。當雙方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買方需於指定期限內簽署正式買賣合約並支付相應訂金(通常為樓價總額的10%),其後便可安排按揭及準備完成交易。根據一般安排,完成交易當日即為「成交日」,亦是買方正式獲得物業業權及收樓的日子。

準業主應向代表律師查詢確實的成交日期及當日所需程序,包括簽署最後文件、支付樓價尾數及印花稅等。如涉及銀行按揭,亦應提早與銀行或按揭中介核實批核及撥款安排,以免延誤交收。

二、安排驗樓

雖然二手樓多屬現樓,但買家於收樓前仍應安排驗樓,確保單位狀況符合期望。業界一般建議於成交日前一至兩星期進行驗樓,並邀請專業驗樓公司或具有經驗人士陪同。

驗樓範圍包括單位內部牆身是否有滲水或裂紋、窗戶開關是否正常、廚廁喉管運作是否暢順、水電設施是否安全等。若屬於連裝修或「連租約」出售的單位,買家更應確認室內設備、傢俬或租客狀況是否與合約內容相符。

一旦發現問題,買家應即時通知代理或律師,並要求賣方於成交前修復。若雙方未能達成共識,或可考慮要求扣減樓價或押款,以保障自身利益。

三、查核樓契與產權

買家可要求律師查閱業權文件,包括樓契、地契、樓宇買賣紀錄、土地查冊及業主立案法團記錄等,確保物業產權清晰、沒有未解除的按揭或法庭訴訟,亦無涉及非法僭建或政府清拆令。

另外,律師亦會負責辦理轉名登記及向土地註冊處遞交文件。買家在收樓前應確認物業已完成登記轉讓程序,並保留律師發出的收樓通知信、交易收據及按揭批核文件副本等重要紀錄。

四、繳交雜費與管理費

完成交易當日,買方除須支付樓價尾數外,亦需繳交相關雜費,如律師費、印花稅、差餉及地租分擔、管理費結算等。部分屋苑或大廈亦要求新業主繳交「入伙費」、「水電過戶費」或「業主登記費」,金額及用途因屋苑而異,建議事前向地產代理或管理處查詢。

如物業設有業主立案法團,買方亦應向律師確認法團有否追討未清繳費用紀錄,避免承擔賣方舊帳。

五、水電煤及差餉轉名

完成交收後,準業主應盡快辦理水電煤賬戶的過戶手續。一般而言,香港電燈公司、中華電力、煤氣公司及水務署均提供網上或書面過戶服務,需提供新業主資料及入伙日期。辦理過戶有助確保日後繳費紀錄準確,亦免除追收前戶欠費的風險。

此外,差餉及地租亦應向差餉物業估價署申報轉名。該署會按報稱業主身份向新業主發出繳費單及通知。

六、準備裝修或入住

若單位需裝修或清潔,業主應於收樓後盡快安排相關工程。裝修前應先向大廈管理處登記,並了解裝修時間限制、出入安排、雜物處理方法等守則,以免引起爭議。

如單位狀況良好並可即時入住,業主亦可安排搬運公司及訂立入伙吉日。部分人會選擇根據風水或日曆選定搬遷時辰,為新居添上吉意。

七、保留證明及建立與管理處關係

完成收樓後,業主應妥善保管所有與交易相關的文件,包括買賣合約、樓契副本、驗樓報告、收據及信件等,以備日後需要時查閱。此外,建議業主與大廈管理處保持良好溝通,了解屋苑規則、業主權益及日後維修安排,有助及早融入社區。

收樓程序看似簡單,實際涉及法律、財務及物業管理多方面環節,尤其對首次置業者而言,更應加倍留神。買家應提早準備各項手續,並與律師、代理及管理處保持緊密溝通,確保交易順利完成,迎接新居生活。

相關新聞

工程師20萬裝修舊樓DIY 單計清拆已花近8天 奉勸沒經驗人士不要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