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社保9月實施中小企成本勢增 「自願放棄」無效 職工憂到手薪金降低
發佈時間:08:41 2025-08-09 HKT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出台司法解釋,明確員工「自願放棄社保」承諾無效,「全民社保」將於9月1日起落實,未來所有企業職工都要繳交社保,包括餐廳服務員、外賣騎手、個體戶等。社會對此廣泛討論,意見不一。有食肆等中小企業預料經營成本因此大增,門店利潤或縮水三分一,部分職工則擔憂今後到手的薪金可能降低。也有意見指,全民社保是對每一位勞動者的長遠利益負責。
內地職工社保涵蓋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五險」,由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其中養老金和醫保佔最大比重。最高人民法院8月1日發文明確,自9月1日起,所有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不繳社保」的協議或承諾,無論雙方自願與否,一律無效。
快遞行業繳交率不足3成
這其實不是新規,而是對社保強制繳納的重申。社保具有強制性,並非始於今天,10多年前法律法規已提到。無論是《勞動法》還是《社會保險法》,均有直接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必須」兩個字,奠定了社保「強制性」的基調,這一強制性面向的不只是企業,還有勞動者。從一開始,就不存在「自願不自願」之說。
過去由於經濟上行期的增長需要、人口紅利的存在以及執法力度問題,長期以來,社保繳納存在不少「灰色地帶」。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2年快遞行業社保實際繳交率僅為28.7%;外賣平台美團今年3月的調查指出,42.46%的騎手未參加任何社保。四川成都某酒吧老闆小張也告訴《星島》,與員工在入職前協商好不交社保,「目前還沒出現過糾紛情況」。
然而,最高法院此次鄭重地出台司法解釋,明確員工「自願放棄社保」承諾將於9月1日一律無效,表明「全民強制社保」時代,真的要來了。新環境下,如何平衡勞動者權益與企業生存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食店:只能勉強保本
餐飲業新媒體平台「紅餐網」報道,肖前(化名)在廣州經營現炒速食店,他估算若照社保新規,每月門店要多支出6000餘元(人民幣,下同),「今年生意本就不好,每月利潤僅剩幾千元,如再額外承擔這筆費用,門店只能勉強保本」。經營早餐舖的王娟也稱,若為兩名幫工交社保,門店利潤將縮水三分一。
許多勞動者也坦言「不希望交社保」。內地「第一財經」引述一名外賣騎手稱,自己本身就是臨時來做外賣送貨的,因此並不希望繳納社保,而是希望到手更多,他稱自己目前身體比較強健且未成家,暫時也不考慮醫保和子女教育問題。山東某鋁電公司員工小王入職時更是書面申請放棄職工社保,他對央廣網表示,這樣自己每月到手工資能多500元,對家庭開支幫助更大。
《星島》中國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