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三讀通過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修訂草案 加快處理樓宇滲水、冷氣機滴水等
發佈時間:11:57 2025-05-08 HKT

立法會大會今日(8日)就《2024年公眾衞生及市政(修訂)條例草案》恢復二讀,建議加快處理樓宇滲水及冷氣機滴水的妨擾、 大廈公用部分的蟲鼠問題,以及引入針對店舖阻街的新條文。條例草案其後獲三讀通過。
楊永杰指「滲漏」門檻仍然過高
條例草案法案委員會主席楊永杰認為,今次修例對於解決地區「老、大、難」問題,無疑是有幫助,但要根治問題仍需努力,舉例指處理樓宇滲水、冷氣機滴水及「垃圾屋」問題,條例延長可進入涉事處所調查時段至晚上10時,加上引入新罰則,對於拒絕開門的市民有阻嚇力,有助加快調查進度,惟執法時仍面對各種挑戰。
樓宇滲水方面,他表示目前滲水辦以百分之35濕度作為滲漏門檻過高,跟進程序需時仍然較長,而近年局方在6個地區試驗第二及第三階段調查同步進行,並於部分地區在第三階段引入新測試技術,期望當局可盡快檢視新工作模式的成效,逐步將同步調查程序擴展至更多地區,以及將新測試技術擴展至全港。
他指滲水辦成立將樓宇滲水定義為公眾事務,過往在地區協助調解滲水個案中,有苦主單位因未達到濕度門檻而被拒諸門外,因而長期飽受滲漏的困擾,且大部分苦主想解決問題而非控告事主,認為局方未來應研究下調濕度標準及盡早處理滲水問題。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謝偉銓表示,所謂「民生無小事」,樓宇滲水、冷氣機滴水及「垃圾屋」問題等,似乎不算是很大件事,但對於受影響居民來說,每日都被這些問題滋擾及困擾,對他們的日常生活、身心健康,以至精神健康,都可能會造成可大可小的影響,認為政府有必要更加積極處理,減少怨氣,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他又指,其辦事處不時收到有關滲水的求助個案,發現有部分滲水辦人員很積極跟進,但基於一些內部程序及跨部門協調問題,要圓滿地處理每一宗個案,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令到不少深受滲水問題困擾的市民極度不滿,積累了大量怨氣。
他直指滲水辦每年開支超過3億元,對於政府部門來說不算多,但很多市民都覺得不值,多次建議部門採用更多先進儀器,去協助更快找出滲水源頭,然後督促有關業主從速處理,解決問題。他認為條例建議提高多種公眾衞生相關罪行的罰則,但更重要是當局願意積極執法及提出檢控,才能夠發揮修例的成效。
下周五刊憲8月17日生效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條例草案通過後,會在下星期五刊憲,隨後三個月即8月17日生效,食環署會在此期間加強對前線人員的培訓和支援,以及更新執法指引。
對於有意見指,打擊店鋪阻街及推動社會經濟之間應取得平衡,謝展寰表示條例草案新訂的店鋪阻街條文,在執法標準及罰則方面都與現時一樣,新條文是為了讓食環署無需要借助警方的權力,也可獨立處理店鋪阻街問題,目的是為了提高執法效能及盡快使街道暢順。
審議期間出現「拗撬」 梁君彥斥邵家輝發言與條文無關
全體委員會審議期間,自由黨邵家輝議員兩度發言,認為假設法例通過後,業界會「以後大部分貨運晒來香港,最後尾三日賣唔去夜晚黑就推出街」,待食環署沒收後聲稱貨物屬於自己,署方便需要以市價賠償。
雖然當局稱貨物會以腐爛程度衡量賠償價格,他則指「我又奇怪啦,成箱蘋果點樣講爛咗定冇爛,(難道)逐個箱打開佢用攝錄機逐個影,幾千個蘋果整完擺上法庭」,因此很多業界「聽到非常震驚」。
他表示坊間稱議會「淨係喺度舉手」,但議員工作不只舉手,而香港都要生活、經商,「淨係諗一邊嘅話就瓜緊」,並感謝局方副秘書長羅翠薇。不過發言遭主席梁君彥打斷,稱「已經容許你講好多都唔係針對條文,你唔需要讚賞咁多個官員、議員、商販」。
邵家輝稱則指,發言是希望提醒其他政策局,當議員有意見時不應一意孤行,待發言時間結束時又指「我洗唔洗再撳掣」,梁君彥則表示「你可以再撳掣,但如果繼續重複會停止你嘅發言」。
另外三讀期間,新民黨李梓敬按制發言,但稱自己「撳錯掣」。
記者:郭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