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倡研下班離線權、超時工作補償制 張宇人斥巧立名目設標準工時:千祈唔好學

更新時間:14:37 2025-02-20 HKT
發佈時間:14:37 2025-02-20 HKT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今日(20日)提出「保障僱員精神健康」的無立法效力議員議案,指香港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僱員因工作壓力引致精神健康問題。有議員建議應全面檢討《僱員補償條例》,以及研究推行「下班離線權」,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硬性一刀切的規定和措施未必理想。

自由黨飲食界議員張宇人更斥有關建議是「兜兜轉轉、巧立名目」的標準工時措施,又認為美國因設最低工資導致自身失去競爭力,呼籲香港「千祈唔好學」。

吳秋北:無人成功申索工作導致精神損傷

吳秋北表示,僱員精神健康關乎社會經濟效益,稱2018年香港因工作壓力導致缺勤、假性出席造成的總體經濟損失高達59.7億至79.6億元。他又提出,職安健法例對僱員精神健康的保障並不完善,因僱員補償條例沒有將因工作產生的精神損傷,列入工傷補償的規定,而僱員如要追究,必須證明精神疾病與僱主失責存在直接因果關係,取證十分困難,他指據悉目前為止,尚未有成功申訴補償的案例。

郭偉强倡設超時工作補償制度、下班離線權

工聯會郭偉强表示,對廣大打工仔女而言,最困擾的是工時長以及下班後仍需繼續處理公務,並提出修正案,建議應全面檢討《僱員補償條例》,將因工作引致的精神創傷列為法定職業病,並訂定合理補償金額;盡快制訂不同行業的工時制度和超時工作補償制度,以減少工時過長、無償加班的情況,並研究推行「下班離線權」。

孫玉菡:硬性一刀切規定未必理想

孫玉菡表示,政府十分重視僱員的精神健康,根據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一般責任條款規定,僱主需要在合理切實可行的範圍內,確保其所有在工作中的僱員的安全和健康,健康的定義則包括身體和精神健康。

不過,孫玉菡指工作對個別僱員造成的精神壓力,是一個複雜議題,除工作因素外,亦和僱員自身因素有關。他指若僱員感到工作壓力太大,應按個人實際情況和需要,以適當方式介入,認為硬性一刀切的規定和措施,在處理精神健康問題上未必理想,也要考慮在實際操作上的可行性。

張宇人斥修訂仲衰過標準工時

工業界議員吳永嘉則指,要保障僱員精神健康,做更多宣傳教育和擬定適切的指引措施,才是治本之策,認為研究立法規管會影響企業營運,而立法制定工時制度、下班離線權,亦未必適用於每個行業,他也稱「做生意非常困難,做僱主嘅精神壓力唔會比僱員細」,因此認為要取得適當平衡,才是最重要一環。

自由黨飲食界議員張宇人表示,有關修正案內容,令他覺得「兜兜轉轉、巧立名目、又再包裝、又再嚟講」標準工時,甚至稱「修訂仲衰過標準工時」。他表示,設立標準工時將導致香港勞工短缺問題更嚴重,而現在有不少企業行彈性工作措施,是市場主導行為。他舉例指十多年前,大廈管理員工時縮短至8小時,稱當時「全世界都拍手掌贊成」,但發現隨後管理員工資下降,最終工時又回到12小時。

張宇人:工會要求嘅嘢無窮

對於修正案提出下班離線權,張宇人表示實際上很多工種難以實行,且會影響企業和香港競爭力。他又指,工會代表「不停不停去,有一樣又要第二樣」,稱「對沖又要取消,最低工資有咗又要年年去做(調整)」,斥「年年最低工資有加冇減」,形容工會「要求嘅嘢無窮」。

張宇人又引述美國作為例子,指美國加關稅逼工廠回到美國設廠,因「搞呢啲咁嘅最低工資,搞到自己無晒競爭能力」,導致生意出走,最終「出咗事」,呼籲香港「千祈唔好學」。

郭偉强提出的修正案經記名投票下,共有12位議員贊成,32位反對,31位棄權,修正案不獲通過。議員議案方面,共有64位贊成、0位反對、11位棄權,議案獲得通過。

記者:曾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