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涯規劃│屋邨兩尖子運動學業兩兼顧升讀Band 1英中不止靠天分 校長:增加升學實力
發佈時間:07:15 2025-09-30 HKT

小學生涯規劃│兩位來自屋邨小學的屋邨孩子,黃子皓(Anson)與周芷萱(Angela)剛畢業於保良局朱正賢小學的中一生,學校發掘了二人的運動天賦,各自在賽場拼出多個第一,難得在密集的訓練與比賽之間,不忘努力兼顧課業,分別入讀喇沙書院與拔萃女書院。訪問時未開學,穿上中學校服的Anson、Angela已見帥氣和少女味,高凱聯校長也感嘆二人急速成長。「他們向來有禮及虛心學習,學習成績不錯,運動項目也出眾;很老實說,中學重視運動尖子,全因在學界比賽或外界都會引起迴響。」讓我們了解這兩個因為運動項目而帶動更高學習目標的升學故事。

萬年老二終突破
先說Anson,其戰績如一匹布長。Anson從乒乓球校隊出發,小五時成功入選港青,代表香港出戰不同地區的青少年賽,在2025年恒生乒乓球學界盃小學組男單登頂,再於「WTT青少年乒乓常規挑戰賽 – 2025香港站」奪得U13男單亞軍,最新一期U13香港排名已是全港第一,這一切要從興趣班開始。「小時候參加過很多興趣班,最終發現對乒乓球最感興趣,於是集中訓練,後來教練開始給我進行系統式的訓練,參加更具規模的比賽吸收經驗,開始見到成績 —— 原來我打乒乓球也有少少天分啊!」

文靜的Angela擅長短跑,最初由校隊教練選入田徑校隊,多項嘗試後鍾情於短跑的速度感,跑出連續三年(女子丙組、女子乙組及女子甲組)全港小學校際田徑比賽60米冠軍,2023 - 2024年以8.72秒平大會紀錄奪得女子乙組60米冠軍,於2024 - 2025年更以8.21秒破區際紀錄奪冠,並獲頒傑出運動員獎。「第一塊金牌是在校運會拿的,當時也驚訝自己竟然跑得幾快。(笑)」
說到「攞牌」,Anson忍不住分享首次奪金感受。「第一面金(牌)是在恒生學界盃拿的,那一刻真的有『我終於打贏啦』感覺!」原來Anson每次在單項都打入決賽,但每次都只是銀牌,連團體賽都拿到金牌了,單項決賽還是「萬年老二」,所以剛過去的賽事中,他憑意志堅持到最後一球,告訴自己「仲未拎過金牌呀」。「腦海中不停告訴自己:最後一分要咬實它!」Anson打足五局,真的打到很累、打到汗流浹背,終於那一分他「咬」到了,得獎那一刻笑言已經沒有感覺。「因為興奮到呆了!過後才懂得開心,終於有一個肯定給自己了。」真係聽都流汗呀!
向家人作出承諾
獎牌永遠是運動員以時間與汗水辛勤換來,兩位最初投入運動,除了要應付訓練,Angela更陷入「人生交叉點」。「入選田徑隊,父母擔心學業兼顧不來,想我退出,當時很不開心,因為是教練發掘我的潛能,認為我有這個能力,為何要退出呢?」小女生一下子要面對選擇,卻又明白父母的顧慮,於是主動跟媽媽作出重要承諾。Angela跟媽媽說:「你放心,我真的會溫習(邊說邊握緊拳頭),會自己分配好時間,努力讀書!」事實Angela沒放過一分一秒。「上學前會利用早餐時間晨間溫習。每天訓練回家後會先休息半小時,然後溫習一小時,之後吃飯、洗澡、睡覺,(日日如是?)差不多呀!(不用去玩嗎?)不需要,練習時的休息時間,跟隊友聊聊天已經很放鬆。」紀錄保持者就是如此煉成,而Angela也做到學業跑步兩兼顧,媽媽自然蛻變成頭號粉絲。

「當慣了運動員,時間分配算做得不錯,習慣在學校已做好大半功課,每晚差不多10時已可入睡(媽媽又更安心了),是呀!」Angela強調是自己答應過媽媽要分配好時間「所以一定要做到」。

銀牌已經幐過很多人
Angela全力投入運動與學業,這邊廂Anson的訓練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最難熬是差不多一整年的平台期。「技術到了一定水平就停了下來,需要時間突破,但技術還是其次,最主要是平整心態,如果沒有一種相信自己一定會贏的心,之後就很難成功。」這時候,教練如守護天使一直鼓勵Anson,着他不要放棄。「記得教練跟我說:就算全部比賽都是銀牌又如何?金牌得一個,銀牌也同樣只得一個,能夠拿銀牌已經比很多人強,只不過那一刻,金牌剛好未輪到你。」天呀,教練和Anson也很捧!

應付訓練與克服不安心態之外,Anson跟Angela一樣都要面對課業、呈分試,低小時放學後還可以跟媽媽去逛一下街,高小後因為甫放學便到體院訓練到八點,幸好可以在那裏吃晚飯後才回家,抵家門後稍休息,洗澡後便投入溫習做功課,真是少一點意志也不行。「運動員的勝負欲都有放在學業上,驅使我更要做好自己,真不想別人覺得我只顧運動,沒有畀心機讀書。」

沉浸式準備面試
一直說二人努力兼顧學業,各自也能獲心儀Band 1英中錄取已是實證,加上亮麗運動成績加持,兩小卻不敢怠慢,明知升中自行的面試很關鍵,Anson便一直鍛煉自己的英文口語。「家人和我多以英文溝通,亦刻意選看Youtube的英文短片,訓練聽說能力,讓自己沉浸在英語環境中。」Angela就趁着星期五較早完結訓練,會跟英語較佳的同學練習口語。「真是不停講不停講,講到完全熟練英語應對,有時候已經說了很久,我還會跟同學說『再講多啲』。」

Anson同時感激小學為六年級學生的準備。「學校送了一本面試手冊給全級同學,讓我得到很多提醒,也跟着內容逐步去預備,所以整個面試過程很順利。」至於選校意向,都是跟自己的運動專項相關,Angela不諱言一直喜歡女拔的運動氛圍,期望自己在中學得到更具系統訓練,Anson也因為早有師兄在喇沙,又有隊友一齊入讀,繼續並肩作戰,對中學生活非常期待。

校長的話:增加升學實力
近年體藝教育日益受重視,體育科也將成為呈分科目,保良局朱正賢小學高凱聯校長認為,過往家長會擔心「運動會玩愴個心」,但Angela和Anson等學生正是好例子,告訴家長只要分配得宜,運動項目其實可以帶動學生更有學習目標,也增加了升學實力。

高:高校長
Q1:你認為體藝教育日益受重視的原因是甚麼?
高:這幾年,香港在國際體育賽事中獲獎連連,推動
了大家對體育的關注,加上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孩子需要有精神健康的空間,所以我們學校很早以前已經推行早操、護眼操等活動,希望學生在完成基本的體育要求之餘,也明白運動可以很生活化,而我們也觀察到,學生運動後,整個人更有精神。
Q2:運動尖子湧現,有否影響家長對運動的傳統觀念?
高:坦白說,過去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你只顧做運
動,不讀書了?」,但現在這種觀念真的改變了。透過溝通,家長開始明白運動不僅是一種興趣,甚至可以成為孩子的人生目標,也不單是為了升學,將來也可以成為一名運動員,一樣能夠有所成就。這件事,整個香港社會都逐漸感受到了。
事實近年香港真的出現了更多職業運動員,也有一些品牌或機構贊助,支持他們的發展。這種環境下,大家也開始覺得做運動員並不是沒有前景,而好幾位運動員的華麗轉身,又讓人看到退疫後還可以有其他的發展,你看江旻憓的角色轉移不就很清晰。

Q3:學校於培養學生運動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
高::早年可能想精英化一點,我當了校長後就想將之普及,甚至帶動媽媽,所以去年舉辦了親子運動會,玩的是一些新興運動,讓他們知道有些運動原來可以跟孩子一起玩。另外,特意挑選一些項目是獨個兒也能進行,好像跳繩,以及一些小玩意如劍玉、搖搖,每位學生都先後收到這些小禮物,希望他們自己動手玩。
第三個方向是希望所有活動項目都讓每位學生有機會嘗試,所以一定由低小開始推行,而且整個學年學生可以試三個項目,從中發掘自己真正興趣才專心發展,感謝教育局給了全方位學習津貼予我們,才可以免費給學生參與,同時為了不阻學生放課後時間,還將活動撥入校內課時中進行。至於學校一些傳統特色如乒乓球,那是朱小創校校長推行的,當然會精益求精,港隊一哥黃鎮廷正是朱正賢下午校的校友呢!
文:劉佩樺 圖:陳仲樑、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小學生涯規劃分3部分 高小落實應先了解個人能力 校長:先認清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