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涯规划│屋邨两尖子运动学业两兼顾升读Band 1英中不止靠天分 校长:增加升学实力

更新时间:07:15 2025-09-30 HKT
发布时间:07:15 2025-09-30 HKT

小学生涯规划│两位来自屋邨小学的屋邨孩子,黄子皓(Anson)与周芷萱(Angela)刚毕业于保良局朱正贤小学的中一生,学校发掘了二人的运动天赋,各自在赛场拼出多个第一,难得在密集的训练与比赛之间,不忘努力兼顾课业,分别入读喇沙书院与拔萃女书院。访问时未开学,穿上中学校服的Anson、Angela已见帅气和少女味,高凯联校长也感叹二人急速成长。「他们向来有礼及虚心学习,学习成绩不错,运动项目也出众;很老实说,中学重视运动尖子,全因在学界比赛或外界都会引起回响。」让我们了解这两个因为运动项目而带动更高学习目标的升学故事。

(左)周芷萱(Angela))2024 - 25年以8.21秒破女子乙组短跑区际纪录成绩夺得冠军。 (中)保良局朱正贤小学高凯联校长 (右)黄子皓(Anson)香港乒乓球U13排名第一(图:陈仲梁)
(左)周芷萱(Angela))2024 - 25年以8.21秒破女子乙组短跑区际纪录成绩夺得冠军。 (中)保良局朱正贤小学高凯联校长 (右)黄子皓(Anson)香港乒乓球U13排名第一(图:陈仲梁)


万年老二终突破

先说Anson,其战绩如一匹布长。Anson从乒乓球校队出发,小五时成功入选港青,代表香港出战不同地区的青少年赛,在2025年恒生乒乓球学界杯小学组男单登顶,再于「WTT青少年乒乓常规挑战赛 – 2025香港站」夺得U13男单亚军,最新一期U13香港排名已是全港第一,这一切要从兴趣班开始。「小时候参加过很多兴趣班,最终发现对乒乓球最感兴趣,于是集中训练,后来教练开始给我进行系统式的训练,参加更具规模的比赛吸收经验,开始见到成绩 —— 原来我打乒乓球也有少少天分啊!」

(图:陈仲梁)
(图:陈仲梁)

文静的Angela擅长短跑,最初由校队教练选入田径校队,多项尝试后钟情于短跑的速度感,跑出连续三年(女子丙组、女子乙组及女子甲组)全港小学校际田径比赛60米冠军,2023 - 2024年以8.72秒平大会纪录夺得女子乙组60米冠军,于2024 - 2025年更以8.21秒破区际纪录夺冠,并获颁杰出运动员奖。「第一块金牌是在校运会拿的,当时也惊讶自己竟然跑得几快。(笑)」
说到「攞牌」,Anson忍不住分享首次夺金感受。「第一面金(牌)是在恒生学界杯拿的,那一刻真的有『我终于打赢啦』感觉!」原来Anson每次在单项都打入决赛,但每次都只是银牌,连团体赛都拿到金牌了,单项决赛还是「万年老二」,所以刚过去的赛事中,他凭意志坚持到最后一球,告诉自己「仲未拎过金牌呀」。「脑海中不停告诉自己:最后一分要咬实它!」Anson打足五局,真的打到很累、打到汗流浃背,终于那一分他「咬」到了,得奖那一刻笑言已经没有感觉。「因为兴奋到呆了!过后才懂得开心,终于有一个肯定给自己了。」真系听都流汗呀!

向家人作出承诺


奖牌永远是运动员以时间与汗水辛勤换来,两位最初投入运动,除了要应付训练,Angela更陷入「人生交叉点」。「入选田径队,父母担心学业兼顾不来,想我退出,当时很不开心,因为是教练发掘我的潜能,认为我有这个能力,为何要退出呢?」小女生一下子要面对选择,却又明白父母的顾虑,于是主动跟妈妈作出重要承诺。Angela跟妈妈说:「你放心,我真的会温习(边说边握紧拳头),会自己分配好时间,努力读书!」事实Angela没放过一分一秒。「上学前会利用早餐时间晨间温习。每天训练回家后会先休息半小时,然后温习一小时,之后吃饭、洗澡、睡觉,(日日如是?)差不多呀!(不用去玩吗?)不需要,练习时的休息时间,跟队友聊聊天已经很放松。」纪录保持者就是如此炼成,而Angela也做到学业跑步两兼顾,妈妈自然蜕变成头号粉丝。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当惯了运动员,时间分配算做得不错,习惯在学校已做好大半功课,每晚差不多10时已可入睡(妈妈又更安心了),是呀!」Angela强调是自己答应过妈妈要分配好时间「所以一定要做到」。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银牌已经幐过很多人

Angela全力投入运动与学业,这边厢Anson的训练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最难熬是差不多一整年的平台期。「技术到了一定水平就停了下来,需要时间突破,但技术还是其次,最主要是平整心态,如果没有一种相信自己一定会赢的心,之后就很难成功。」这时候,教练如守护天使一直鼓励Anson,着他不要放弃。「记得教练跟我说:就算全部比赛都是银牌又如何?金牌得一个,银牌也同样只得一个,能够拿银牌已经比很多人强,只不过那一刻,金牌刚好未轮到你。」天呀,教练和Anson也很捧!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应付训练与克服不安心态之外,Anson跟Angela一样都要面对课业、呈分试,低小时放学后还可以跟妈妈去逛一下街,高小后因为甫放学便到体院训练到八点,幸好可以在那里吃晚饭后才回家,抵家门后稍休息,洗澡后便投入温习做功课,真是少一点意志也不行。「运动员的胜负欲都有放在学业上,驱使我更要做好自己,真不想别人觉得我只顾运动,没有畀心机读书。」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沉浸式准备面试


一直说二人努力兼顾学业,各自也能获心仪Band 1英中录取已是实证,加上亮丽运动成绩加持,两小却不敢怠慢,明知升中自行的面试很关键,Anson便一直锻炼自己的英文口语。「家人和我多以英文沟通,亦刻意选看Youtube的英文短片,训练听说能力,让自己沉浸在英语环境中。」Angela就趁着星期五较早完结训练,会跟英语较佳的同学练习口语。「真是不停讲不停讲,讲到完全熟练英语应对,有时候已经说了很久,我还会跟同学说『再讲多啲』。」

Angela向家人作出承诺,要跑步更会努力读书。(图:陈仲梁)
Angela向家人作出承诺,要跑步更会努力读书。(图:陈仲梁)

Anson同时感激小学为六年级学生的准备。「学校送了一本面试手册给全级同学,让我得到很多提醒,也跟着内容逐步去预备,所以整个面试过程很顺利。」至于选校意向,都是跟自己的运动专项相关,Angela不讳言一直喜欢女拔的运动氛围,期望自己在中学得到更具系统训练,Anson也因为早有师兄在喇沙,又有队友一齐入读,继续并肩作战,对中学生活非常期待。

Anson突破自己,终于拿到金牌。(图:陈仲梁)
Anson突破自己,终于拿到金牌。(图:陈仲梁)

 

校长的话:增加升学实力


近年体艺教育日益受重视,体育科也将成为呈分科目,保良局朱正贤小学高凯联校长认为,过往家长会担心「运动会玩怆个心」,但Angela和Anson等学生正是好例子,告诉家长只要分配得宜,运动项目其实可以带动学生更有学习目标,也增加了升学实力。
 

高凯联校长(图:陈仲梁) (相14)
高凯联校长(图:陈仲梁) (相14)

 

高:高校长

Q1:你认为体艺教育日益受重视的原因是甚么?

高:这几年,香港在国际体育赛事中获奖连连,推动
了大家对体育的关注,加上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孩子需要有精神健康的空间,所以我们学校很早以前已经推行早操、护眼操等活动,希望学生在完成基本的体育要求之余,也明白运动可以很生活化,而我们也观察到,学生运动后,整个人更有精神。

Q2:运动尖子涌现,有否影响家长对运动的传统观念?

高:坦白说,过去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你只顾做运
动,不读书了?」,但现在这种观念真的改变了。透过沟通,家长开始明白运动不仅是一种兴趣,甚至可以成为孩子的人生目标,也不单是为了升学,将来也可以成为一名运动员,一样能够有所成就。这件事,整个香港社会都逐渐感受到了。
事实近年香港真的出现了更多职业运动员,也有一些品牌或机构赞助,支持他们的发展。这种环境下,大家也开始觉得做运动员并不是没有前景,而好几位运动员的华丽转身,又让人看到退疫后还可以有其他的发展,你看江旻憓的角色转移不就很清晰。

高校长感叹穿上中学校服,两小立即长大了。(图:陈仲梁)
高校长感叹穿上中学校服,两小立即长大了。(图:陈仲梁)

Q3:学校于培养学生运动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高::早年可能想精英化一点,我当了校长后就想将之普及,甚至带动妈妈,所以去年举办了亲子运动会,玩的是一些新兴运动,让他们知道有些运动原来可以跟孩子一起玩。另外,特意挑选一些项目是独个儿也能进行,好像跳绳,以及一些小玩意如剑玉、摇摇,每位学生都先后收到这些小礼物,希望他们自己动手玩。
第三个方向是希望所有活动项目都让每位学生有机会尝试,所以一定由低小开始推行,而且整个学年学生可以试三个项目,从中发掘自己真正兴趣才专心发展,感谢教育局给了全方位学习津贴予我们,才可以免费给学生参与,同时为了不阻学生放课后时间,还将活动拨入校内课时中进行。至于学校一些传统特色如乒乓球,那是朱小创校校长推行的,当然会精益求精,港队一哥黄镇廷正是朱正贤下午校的校友呢!

文:刘佩桦  图:陈仲梁、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小学生涯规划分3部分 高小落实应先了解个人能力 校长:先认清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