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正確金錢觀 3大理財教育秘訣︳兒童心理

更新時間:15:46 2025-08-23 HKT
發佈時間:15:46 2025-08-23 HKT

從小擁有良好的金錢價值觀,對於孩子日後理財、籌劃等都極具好處,但到底如何培養?在孩子的不同階段,我們有甚麼準備工夫?今次便就着孩子的各個階段,包括小學、青少年,拆解每個準備方案。

理財教育秘訣1:支出不應大於收入

需要讓孩子知道的,是我們的支出不應大於收入,譬如平常到街市,我們可以先讓孩子知道現在的目標花費是多少,再請他計算一下,「現在我要買這條魚,跟我現有的金額是否吻合?」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理財教育秘訣2:管理欲望

在孩子幼稚園至小學階段,培養正確的欲望管理觀念至關重要。許多家長因為太愛孩子,總是想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甚至寧願自己節衣縮食也要給予孩子最好的。然而,這種做法反而可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我們必須讓孩子明白,人的欲望是無限的,如果一直放任自己追求想要的東西,最終只會讓欲望不斷膨脹。因此,要教導孩子分辨甚麼是真正需要,甚麼只是一時的想要。一個實用的方法是設立「冷靜期」:當孩子想要某樣東西時,讓他們等待一至三星期。這段時間給予孩子思考空間,了解這個物品是否真的重要,能否幫助達成長遠目標。通過這樣的練習,孩子將逐步學會管理自己的欲望,建立健康的消費觀念。

理財教育秘訣3: 建立個人價值觀

當孩子從幼稚園進入小學,並逐漸邁向青春期時,家長需要開始跟孩子討論不同家庭的價值觀差異。以我的一些精神科醫生朋友為例,他們的孩子就讀私立學校後,往往會發現同學的家庭在金錢使用上較為揮霍。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可細心向孩子解釋每個家庭的理財觀念和優先次序不盡相同。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隨着孩子成長,溝通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我們要讓孩子明白,金錢確實能為生活帶來美好體驗,例如家庭旅行不僅能創造難忘回憶,從期待到回憶的過程都能讓全家人感到快樂。這就是為甚麼我們願意投資在這類有意義的體驗上。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然而,我們也要讓孩子理解,單純的金錢累積並不等於快樂。心理學研究顯示,當財富達到某個程度後,獲得的幸福感會逐漸趨於平緩。在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更要強調金錢只是工具,而非目的。我們可以運用金錢來表達對珍視之人的關懷,提供照顧,但絕不能成為金錢的奴隸,因為金錢的真正價值在於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更有意義的人生目標。

(圖片來源:PhotoAC)
(圖片來源:PhotoAC)

說到底,最重要的是從小培養孩子辨別「想要」和「需要」的能力,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為將來打造健康的理財習慣,他們的人生將變得不一樣。

Dr Rosa Kwok 兒童心理學家
從事兒童早前教育研究超過12年,現正在英國的一所大學擔當兒童心理學講師,療瘉各位因培養孩子而煩躁不安的爸爸媽媽。

 Dr Rosa Kwok 兒童心理學家
 Dr Rosa Kwok 兒童心理學家

教育文章:https://drrosakwok.com/blog/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DrRosaKwokTV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rrosakwok/ 

相關文章︳生活考試有壓力?3個方法助子女解除焦慮︳兒童心理

相關文章︳哈佛研究:2大方法教出堅強孩子 家長別急於進入「解決問題」模式︳兒童心理

相關文章︳當孩子想跳出性別定型的框架 家長可以跟着這兩步驟作出扶持︳兒童心理

相關文章︳想孩子越來越聰明?研究:閱讀習慣提升智商20分 3個方法建立閱讀習慣︳兒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