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呈分試︳呈分視藝教穩守1分爭多1分 3種評量模式 視藝老師教自行操技巧補底
發佈時間:07:15 2025-05-19 HKT

小學呈分試︳小學視藝呈分由本來佔三分調低了一分,此一分可說猶如千斤重。圓點小教室導師楊哥哥直言:「少了一分,那麼兩分就變得更為重要、更需要全取,因為微小的分數差距,已經對整體呈分有影響,所以家長要在日常學習中幫助孩子提升繪畫技巧,從而在呈分試中穩奪基本一分。」
SP:Smart Parents 楊:楊哥哥
天分是興趣使然
SP:香港的小學生視藝水平孰高還是低呢?
楊:不能以高低區分,只能說有點兩極化,基本功學校一直有教,至於藝術水平,現在香港的藝術可說周圍都有,逛街有連商場都有,所以周遭都是藝術,只是懂不懂分辨及有沒有審美觀。

SP:時下小學的視藝科,初小與高小的課程有何不同呢?
楊:初小是一個探索過程,通常以體驗為主,畫作線條的運用、顏色布局都簡單行先,至於高小所需技巧真的比較多,是一個階段性發展。近年的發展趨勢是多以主題式包裝,好像不少學校也流行加入文化元素,不論是環保或香港文化,相信人文科正式上場後,會有更多圍繞着人文主題的創作如中華文化、國家歷史等。

SP:常說視藝是講究天分的科目,認同嗎?
楊:不認同。家長口中的沒天分,其實是畫得像不像,就好像靚和唔靚,可是甚麼叫靚、甚麼叫唔靚?簡單來說,「天分」就是考試考得好和不好,這都是家長的價值觀。常常說怎樣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先要改變家長的價值觀。

每個人都有天分,只是天分向哪一個方向發展,比如叫我畫班的小朋友畫素描,一定叫苦連天喊悶,可是讓他們用iPad電繪又或畫寶可夢,一定畫得靚又快手,因為全都是他們興趣,所以天分其實是興趣使然。家長要明白,視藝其實不是追求「畫一個蘋果,一定是一個蘋果」,一個蘋果可以畫多一條蟲鑽出來,但這不是天分是創意,而且也不可能畫一、兩幅畫就如光速般進步,只可以用時間逐步修改,累積經驗而進步;如果以呈分為目標,孩子小五或小六才「追」,我要戴一戴頭盔如實告之家長,真的未必追得到,因為起步有點遲了。
SP:剛才提到家長的價值觀,請問可如何修正?
楊:降低漂亮標準,不要有完美的壓力。畫畫不會有100分,就讓孩子從畫喜歡畫的東西開始,孩子在不同階段有不同喜好,幼稚園生可能喜歡畫火柴人,小學生就喜歡畫characters,千萬不要說:你畫咩呀咁樣衰!要畫得靚畫得像真,不如拍照啊!我們不是要求孩子成為一個畫家,而是在習畫過程中有所成長。其次是如果孩子真的對繪畫沒有很大興趣,還可以有其他媒介如電繪、沙畫,藉此先提升他們的興趣,讓其知道視藝原來可以有多種試點,不止得繪畫一途。

SP:家長有沒有一些方法,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視藝興趣呢?
楊:不用刻意,隨手拿起任何東西就即時畫,我常建議家長買些速寫簿帶在身,任由孩子隨意畫,就算上酒樓,點心紙背面就是畫紙了;不過不要讓孩子臨摹卡通公仔,這是沒意義的,反而書本的圖片如動、植物不妨跟着畫一下,甚至臨摹一些特別字體。家長同時要放手放膽讓他們試,不要整天批評小朋友畫得不好,這才是最重要,他還未畫你就說「畫咩啊畫」,那又怎會有動力畫畫呢?

評量模式 自行補底
SP:關於視藝呈分,可以講解一下科目的評量模式有哪幾方面嗎?
楊:小學視藝呈分試模式,每所學校都有不同,主要評價作品即是評分數,諸如看看有否漂亮構圖、技巧運用或一些創意的表現,部分學校要求藝術評賞,不能空寫。以下是三種主要評量模式:
- 只計算考試分數:即只計算三次考試的成績。同學只要在視藝堂專心學習,以及和保持練習,每份作品能取得穩定成績,定能通過考試。
- 持續評估:以同學視藝堂的日常作品來作為考試得分,由於未必會明言,所以每份作品都同樣重要,否則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 綜合評分:將平時分和考試分納入一個計算比例,將兩者相加得來的總和作為呈分分數。

SP:2026學年即明年開始,視藝呈分比重會由佔三變二,這兩分可說更為不容有失,對嗎?
楊:不如先拆解這兩分,首先一分是很容易拿的,除非你真的畫火柴人、離題得緊要,叫你畫大廈你畫了游泳池,那就無辦法,所以一分基本上是沒甚麼問題,至於另外那一分就真的比較艱難。試想想,從前有三分,一分是穩袋,第二分就看你對課堂參與、技巧運用及有否貼題,只要你有努力,認真積極的地表現至少也袋好兩分,整體表現更佳就三分全取,可是現在另一分是濃縮了本來的兩分,可見要拿夠兩分的難度甚高;而且按佔分比例,從前視藝佔三分,失一分即失三分,現在一分代表四分,所以現在要追分,不是期待拿兩分,而是先抓緊一分,再補底一分。

SP:如果現在才補底視藝,還有方法嗎?
楊:盡力去做、多操技巧,家長多給孩子一些正面鼓勵,至少不會失去信心,現實一點,這段時間不如更着力本身優勢科目,還有體育嘛!三科主科都必須保住,始終所佔比重最多;個人認為,音樂、視藝、體育這些佔兩分呈分科目,只要同學做足所有參與,先取一分真的不會太困難。
至於另外那一分,家長可幫孩子留意呈分試前,課堂上學過甚麼主題,畫過甚麼畫、做過甚麼手工,認真地自行複習一遍,都有助於增強實力去面對考核。不用想得太複雜,就地取材已可以了,好像利用雜誌紙去練習剪紙或拼貼畫作,都會有很好的效果,最重要是家長如能陪伴孩子一起進行,必然事半功倍。

後記:用興趣引發興趣
跟楊哥哥邊做訪問,邊看同學的畫作及手工製品,當然是溧亮,但楊哥哥也說到,有些同學其實只喜歡畫自己感興趣的題材,但總比不肯拿起畫筆好。「如果自家孩子下學年就要呈分而又從無出外『進補』,不如先以他們的興趣引發繪畫興趣。」好像男生多愛打機、科學,楊哥哥有位學生也只愛這兩種題材,於是鼓勵他臨摹科學雜誌內的圖片,機械人、編程畫面,又或打機常見的射擊場面等便開始出現在其畫作中,漸漸激發他學習更多技巧。(其他題材呢?)「都係唔多肯畫(笑)。」

文:劉佩樺 圖: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小學呈分試︳保良局何壽南小學視藝教學全面睇!校長:「視藝多方面提升學生興趣 有助身心健康 」
相關文章︳小學呈分試│視藝科呈分試評分標準公開 搶得1分得1分!應試2大技巧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