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童年|中醫教路 火鍋減燥法【611期】
更新時間:02:00 2022-02-17 HKT
發佈時間:02:00 2022-02-17 HKT
發佈時間:02:00 2022-02-17 HKT

在家自煮的機會變多,其中吃火鍋簡單又滋味。想吃後不燥,可以參考中醫建議的專業防燥食法。
慎選湯、調料及食材
上醫堂創辦人張勇說:「很多人愛吃火鍋又怕上火、熱氣,因有可能導致口腔乾澀、咽痛、舌頭或牙肉腫痛、口腔潰瘍、生暗瘡、便秘等問題。想有效減輕上火症狀,宜從吃火鍋導致上火的成因入手作預防。」 一般來說,四川麻辣火鍋味道刺激,辣椒、花椒、肉桂等一系列芳香辛辣配料全在鍋底,雖然相當惹味,但是由於過於刺激,吃多了容易使脾胃消化功能失調,內生燥熱濕邪,繼而出現上火的症狀。不少人愛吃的羊肉、牛肉等肉食,肉性溫和,但在濃味的湯中煮後會更加燥熱,在冬天吃這些肉食,固然有暖身的作用,人會渾身暖和;但如果體質屬內熱較盛的人,吃了就特別容易上火。
勿盲目添加藥材
火鍋宜一兩周最多吃一次,當中以肥甘肉食為主,加上吃時多氣氛熱烈,一不小心就容易食得過多,加重腸胃的負擔,例如使胃與大腸熱盛,出現積滯、便秘泄瀉等情況;而熱邪上攻於肺,肺熱上攻於面,則導致牙肉腫痛、口瘡、面部痤瘡等。如在湯底中加點藥材,一來養生進補,二來可去除食物腥氣,故滋補火鍋深受大眾歡迎。然而,這些藥膳滋補火鍋非人人能吃,像沙參玉竹老鴨湯,只適合有肺燥、乾咳、便秘等患者;對於陽虛、寒痰者則適得其反,所以不宜盲目進補,免有反效果。

搭配天然蔬果調味
擔心吃火鍋容易熱氣的人士,可改為選擇較清淡的湯底,並搭配大量天然蔬果調味,例如以蔬菜為主,即昆布、番茄或綜合蔬菜等。火鍋材料應以瓜菜、豆腐、澱粉質、低脂肉類為主,比例大約為一份蛋白質食物搭配兩至三份蔬菜。在食材選擇上,以平和或偏涼的蔬菜搭配溫熱的肉類,例如冬瓜、絲瓜、油麥菜、白菜、苦瓜、金針菇、蘑菇、蓮藕等。
文:衞兒Hygibaby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最Hit
羅家英四度患癌首爆性慾全失逾4年因切走一部位 花光積蓄治病「汪明荃冇幫過手」:佢冇講過要幫
2025-08-01 19:48 HKT
元朗港男八達通慘被盜用 賊人靠一神操作「自動增值」逾百元 再到便利店狂嘟$281|Juicy叮
2025-08-01 11:34 HKT
出租車司機六合彩「借運」大法 每轉車請客人幫忙做一事後中咗幾次獎 網民:有同事都係咁做中三獎|Juicy叮
2025-08-01 15:48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