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新盤錄1793宗成交跌20% 業界:淡市因素影響購買力稍放緩
發佈時間:06:00 2025-03-08 HKT

今年農曆新年橫跨1月及2月,由於屬傳統淡季,加上亦是全年最重要的節日,令大灣區各城市交投均出現較長時間的影響,其中惠州整體新盤及二手市場,均受到傳統淡季影響,交投有所回落,新盤上月共錄得1739宗成交,較1月份減少近20%。有業界表示,2月份新盤睇樓量已回復,為未來2個月的成交量提供基礎,料交投將止跌回升。
惠州現時樓價屬於大灣區頗為低水的城市之一,美聯集團行政總裁(住宅)馬泰陽表示,去年推出樓市「組合拳」之後,惠州暫時沒有其他新政推出,但去庫存、存量土地收儲等工作仍在密鑼緊鼓地進行着。農曆春節過後,剛需準買家的看房量增加較快,為3、4月份的成交量上升提供支援。
農曆新年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慶,亦提供較長的假期,由於不少市民回鄉過年,大致至大年初九至大年初十,經濟活動才逐漸回復正常,令惠州上月無論是新盤及二手市場交投,亦受到影響。

代理指睇樓漸增後市待回穩
美聯深圳董事總經理江賢亮表示,惠州2月份新盤共錄得1,739宗成交,較1月份錄得約2,154宗成交,按月回落19.3%,造價方面,上月新盤整體平均每方米人民幣約為11,289元(折合港幣每方呎約1,121元),較1月份新盤錄得整體平均每方米人民幣約為11,387元(折合港幣每方呎約1,131元),按月回落約0.86%。
二手市場方面,江賢亮續稱,惠州2月份整體二手住宅備案量共錄得2,143宗,較1月份錄得整體二手住宅備案量共錄得3,215宗,按月減少約33.3%;二手整體造價方面,2月份每方米人民幣造價約為8,286元(折合港幣每方呎約823元),較1月份錄得每方米人民幣造價約為8,352元(折合港幣每方呎約830元),按月輕微回落約0.79%。
江賢亮續說,去年惠州樓市利好樓市政策的效力延續至今,但由於2025年1月底到2月初是傳統的農曆春節假期,銷售進入慣性低位水準,導致2月備案量較1月減少。但春節期間,返鄉客戶、剛需客戶的看房量均比往年有所增加,從目前的銷售態勢看,惠州樓市有望在3月、4月繼續回暖。

銷售策略以價換量
在過去的一年,惠州市政府跟隨中央政府樓市策略,推出新政以刺激樓市發展,江賢亮稱,惠州的房貸利率、首付比例、交易稅費已進入歷史新低,再加上購房入戶政策、購房贈送消費券、以舊換新、公積金放開異地戶籍貸款限制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市場信心得到很大的提振,尤其在四季度,銷售面積明顯提升。
目前惠州一手住宅市場庫存壓力仍然比較大,江賢亮預期,惠州市價格難有大幅度的上升攀升動力,「以價換量」是大部分房企正在使用的銷售策略,在二手住宅市場中,住宅項目的品質、生活設施的配套等均都已成定案,並且個人業主對於價格的調整更加靈活,因此從2023年開始,二手住宅的整體交易量已反超逾一手住宅交投,預計2025年,惠州二手住宅市場的總體銷售量仍會高於一手住宅市場。
馬泰陽續指出,惠州樓市的發展受深圳市場的外溢影響較大,因此惠州樓市的小陽春將隨深圳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價格方面,目前成交量仍處於觸底階段,樓市一般遵循量先行價隨後的原則,因此預計無論是一手住宅還是二手住宅,熱門板塊的房價將率先企穩,但非熱門區域估計仍然要走低價路線才有機會盡快出貨。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內各城市的不斷融合,加上港人北上消費模式已成為大趨勢。馬泰陽預期,港人越來越適應大灣區的工作及生活環境,港人到惠州買房的數量也有所增加,超過80%的港人客戶購房出於自主需求、度假或養老做準備,港人較喜歡的板塊如惠陽高鐵和臨深地鐵口附近,都是「含港量」較高的區域,購房預算約為人民幣約100萬至150萬(折合港幣每方呎約107萬至16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