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灣區|多元化惠州 少數民族與客家民系
發佈時間:14:00 2025-06-26 HKT

惠州還是一個民族風情豐富的城市。其中佘族和瑤族還是惠州的主要少數民族之一,即使是漢族還擁有廣府民系和客家民系。他們在惠州共同生活,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景觀和社會結構。

佘族
佘(粵音:蛇)族又名畬族,自稱「山哈」,意為居住在山裏的客人,目前約有75萬的人口,佘族同胞公認的發源地和傳說祖籍是廣東省潮州市北部的鳳凰山,而惠州也擁有佘族的村落。佘族有着很獨特的民俗,最具特色的比如「招兵節」,這個節日每5年才有一次,一般是在大雪和冬至之間舉行。每到舉行,村民會高設神壇,懸掛祖圖,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等相關的儀式,會持續三天三夜,盡展佘族的風情。


瑤族
漢代,佘族和瑤族的先民被稱作「盤瓠(粵音:戶)蠻」。盤瓠,是一種神話中的動物,它幫助帝嚳打敗了犬戎,帝嚳為了感謝他,將公主嫁給了盤瓠,並允許其後代以犬為圖騰,因此也有佘瑤同源的說法。在惠州的北部,還有一個藍田瑤族鄉,他們元末明初時從粵北的瑤寨南遷而來。歷史上他們曾傍山挖窯而居或半穴居,近些年考古在這裏發現了兩百多處瑤洞遺址,見證了先民從山腰、山頂向低坳、近水處定居的歷史變遷。


客家僑都
客家是漢族下屬的一支民系,是世界上分布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客家人的根源,傳統的觀點認為是在中國北方。數次的戰亂讓百姓踏上南遷之路。兩晉及唐宋時期戶籍管理都較為系統,凡各地僑寓之民,居住年久,才可在僑寓的州縣佔籍,因是外地籍貫辦理本地戶籍,故而稱為「客籍」,客籍所錄之人也稱為「客家人」。
在千年的南遷之路上,形成幾個重要的居留地,他們合稱為「客家四州」。江西贛州,被視為客家「搖籃」,歷史上數次的南遷之民都多曾在這裏停留。在一定時機,再次的南行。福建汀州,被視為客家「祖地」,宋明時期還是閩粵贛地區的貿易中心。廣東梅州被尊為「客都」,明清之後的客家開始遷徙,多是從這裏開啟。而惠州對客家民系來講也有非凡的意義,入粵的客家人多是從惠州的海路和陸路走來,也是從海路不斷走向世界。因此眾多海外華人華僑、港澳台同胞認為,惠州是客家四州之首,被稱為客家「僑都」。


客家圍屋
和廣西、福建的客家土樓相比,廣東的客家圍屋已不再追求高大雄偉,它們往往以花崗岩條石搭建基座,即堅固又能應對南方多雨的潮濕。基座上再以青磚黛瓦組成外牆,可以有效保護,提供基礎防禦。內部多用木結構和夯土結構,降低造價也兼具了實用性。圍屋之內,一行行,一排排的建築體現了團結互助、共同繁榮的精神,居中的祠堂更是彰顯了血脈相連的親情。

本文由鴻文館文化工作室供稿,小白楊出版社策劃。
文、圖:鴻文館文化工作室 瑤族人民圖:星島圖片庫
其他圖片及資料:、惠州日報社、畬族網工作室、中國華文教育網、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
高鐵大環線「深圳北至深圳北」7月1日開通!巨型版「山手線」全程5小時 途經惠州/潮州/河源
內地一城市成港人躺平聖地?4大優點獲激讚:可過半退休生活 網民:非真躺平僅試錯成本低|Juicy叮
惠州新盤戶型多元 41萬入場 提供1房至4房 面積550呎起
惠州至深圳巴士路線開通!¥35起惠州直達羅湖/福田/南山 車程約130分鐘 附路線+購票教學
相關文章:
惠州
肇慶
五邑
深圳
嶺南
廣州
東莞
穿越大灣區|東莞習俗 傳統中亦受西風影響?剃頭/賣懶/舞麒麟/賣身節/龍舟月/七姐誕
珠海
澳門
佛山
穿越大灣區|佛山 武術之鄉 經濟繁盛 基礎深 推動建設廣佛都市圈
珠江西岸
穿越大灣區|珠江西岸 400、500年間的滄海桑田與建設改造
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