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客騷人多失意 DSE範文都是「貶謫」文?|趣問文史

更新時間:14:00 2025-05-12 HKT
發佈時間:14:00 2025-05-12 HKT

問:DSE中文科為甚麼篇篇範文的作者都是被貶,韓愈被貶、柳宗元被貶、范仲淹被貶、王維被貶、李白被貶、蘇軾被貶⋯⋯為甚麼我們要讀這些「人生失敗組」的文章啊?

答:同學翻開文言教材,總免不了牽涉到「貶謫」文章,被迫看古人大發牢騷。其實,古人的牢騷感慨大多因不得志而起。所謂不得志,在古代即是未受君主賞識。雖然皆是不得重用,但原因各異。

騷人始祖

騷人中的「騷」,是指戰國時代屈原所作的〈離騷〉,因此稱屈原為騷人始祖亦不為過。至於「離騷」二字,「離」通罹難的「罹」、解作「遭遇」;「騷」為騷動,又因而引申出擾亂不安之意。故「離騷」,實為遭遇憂傷。屈原感歎「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認為國君楚懷王未辨忠奸,遂懷石投江,儘管愛國精神可見,輕生終究不美。

屈原是楚國貴族,聰明表達能力好且博學。司馬遷在《史記》中稱他「博聞強志」、「嫻於辭令」。他20多歲地位已僅次於宰相,可發佈號令深受楚王信任。但他的改革精神卻引發其他貴族大臣反對和嫉妒,並天天以讒言影響楚懷王,使他漸漸疏遠屈原。圖為荊州的屈原巨型雕像。
屈原是楚國貴族,聰明表達能力好且博學。司馬遷在《史記》中稱他「博聞強志」、「嫻於辭令」。他20多歲地位已僅次於宰相,可發佈號令深受楚王信任。但他的改革精神卻引發其他貴族大臣反對和嫉妒,並天天以讒言影響楚懷王,使他漸漸疏遠屈原。圖為荊州的屈原巨型雕像。

國子先生

起先接觸韓愈,總覺他「做官欲望」甚大。不論是「十年猶布衣」地三試「釋褐試」,抑或是在〈師說〉等贈人之作中拐彎抹角地誇自己。直至讀了〈諫迎佛骨表〉、始才了了。對於極為渴望為官的韓愈來說,能夠冒着被貶而犯顏直諒,其為人豈是我所非議的。只可惜,韓愈終歸還是落得「朝奏夕貶」的命途。

韓愈文章以排斥佛教與老子,闡明儒家之道為宗旨。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韓愈文章以排斥佛教與老子,闡明儒家之道為宗旨。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落第才子

另一類文人失意源於科舉屢試不第,與官場絕緣。代表人物有唐代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曾自嘆「十上恥還」,連考十次亦落第而回。好友王維眼見他有志為官而不得其門,遂為其向唐玄宗引薦。當玄宗考問詩才,孟浩然竟吟下「不才明主棄」,惹得玄宗生厭,當即把他「棄」了,終生不錄。

孟浩然在王維府上皇上突然駕到,嚇得他一頭扎進了床底,要王維主動請出才肯見皇上。他當時吟下的詩名叫《歲暮歸南山》,全詩如下:「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孟浩然在王維府上皇上突然駕到,嚇得他一頭扎進了床底,要王維主動請出才肯見皇上。他當時吟下的詩名叫《歲暮歸南山》,全詩如下:「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三光」儒生

若論遷客騷人,范仲淹屢遭貶謫,自然也可計算在內。同樣因直言被貶,范仲淹首次貶官,同行友人餞行說:「此行極光。」意即貶也貶得極為光榮。第二次遭貶謫,獲友人贈予「此行愈光。」所以第三次面臨相同狀況時,范仲淹已苦中作樂,自嘲別再「光」了,還是吃隻全羊來得實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范仲淹的人生態度。圖為范仲淹創建的蘇州文廟府學。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范仲淹的人生態度。圖為范仲淹創建的蘇州文廟府學。

千古一儒

相傳有一座很靈驗的佛廟,有天來了一名應考的書生。佛像本無神通,只是廟祝故弄玄虛。書生佛前許願,願為良相。廟祝嗤之以鼻,故意戲弄道:「宰相不行,換個願吧。」書生頓了頓,說,願為良醫。我笑廟祝不明這位書生的願望。身而為人,志濟萬民。對了,書生叫范仲淹,更是跡近「古仁人」。容許我囿於私心,把他的事跡說出來。

范仲淹著《岳陽樓記》油畫,現長期陳列於國家博物館。
范仲淹著《岳陽樓記》油畫,現長期陳列於國家博物館。

文:拔萃男書院吳文中老師 圖:維基百科、網上圖片

屈原

百家姓「屈」姓 為那個王的後裔?|姓氏知多啲

DSE備戰中文科|卷一「閱讀能力」備試練習 課外文言文《楚辭》〈卜居〉

韓愈

影響後世享負盛名 文學家和書法家──韓愈 司馬光 顏真卿 柳公權|歷史人物

DSE中文科範文賞析|韓愈〈師說〉 學必有師 弘道之文諷時弊

孟浩然

詩詞賞析|孟浩然〈宿建德江〉抒發遠遊時思親之情

范仲淹

DSE中文科範文賞析|范仲淹〈岳陽樓記〉 先憂後樂 備顯士大夫襟懷

改變中國思想體系的思想家 整頓吏治直言敢諫的政治家|歷史人物

鄺明威 - 讀范仲淹的《道服贊》|根本月報

趣問文史系列:

三個熱傳的中國寶藏|趣問文史

權貴們的霸氣寵物榜|趣問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