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打招呼? 原來古時有分揖禮、拱禮同拜禮

更新時間:13:40 2024-04-20
發佈時間:14:00 2024-04-20

現代人問候他人時通常隨意地說「你好」或「點頭示意」,但在嚴守禮儀的古代,他們是怎樣向別人問候的呢?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古人的見面禮儀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與他人見面時都會互相友好地打招呼,可以說你好,也可以是輕輕點頭,或慰問他人,以表示關懷和禮儀。但相比起現代,古代人打招呼的方式可謂大有學問,因為古時非常重視階級禮儀,面對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式打招呼,動作也分為不同種類,讓我們一起看看古人見面時是如何打招呼的吧!

最常見的打招呼—— 揖禮

「揖」是古代最常用的打招呼形式,讀作「泣」,稱為「揖禮」。行揖禮時,我們的身體需要保持站得筆直,不可彎曲膝蓋,然後移動上半身向下彎腰低頭,雙手抱合並向前伸;當身體彎曲到一定程度後,輕微停頓一下再慢慢起身,保持身體站立而雙手向前的姿勢,這便是揖禮。

與現代人簡單揮手的方式不同,古人打招呼時會依據自己和對方的身份而行不同的揖禮,以秦朝為例:在面對沒有親戚關係的客人,行禮時雙手要微微向下前伸; 面對有姻親關係的人,行禮時雙手則向前平伸。

伸起大拇指—— 拱禮

另一種「拱禮」和「揖禮」的方式很相似, 唯一不同的就是對手部動作的要求。根據古籍記載,拱禮同樣需要行禮者站直合手,向前伸出,然後由上而下彎腰行禮,但手上的動作需要再加一個,就是把兩手的大拇指伸直,不能彎曲手指,以表示敬意。就有點像現代人「讚好」的手勢呢!

最複雜的打招呼方法—— 拜禮

大家在電視劇中經常看見臣子會跪拜天子,而「拜禮」正正是古代最複雜的打招呼方式!

兩膝下跪 ——「稽首」
根據古籍記載,拜禮共可分為9種,並非只是雙膝跪在地上那麼簡單。第1種拜禮稱為「稽首」,「稽」字讀作「啟」,是停留、拖延的意思。行稽首之禮時我們要兩膝下跪,再把左手和右手一起按在地上,位置大約在膝蓋的前方,然後開始移動上半身慢慢地向下彎腰低頭,直至剛好碰到地面。「稽首」是跪拜禮中最隆重的一個禮節,通常是臣子向皇上參拜時所用的,表示無比的尊重。

膝下之禮 ——「頓首」
第2種拜禮稱為「頓首」,當中的「頓」字是指短暫、稍稍停下的意思。和「稽首」相似,行禮時同樣需要把頭叩到地面,但不用停留太長,只須輕輕碰到地面便可起身了,是一種相對輕鬆的跪拜禮。「頓首」通常用於下級向上級行禮,或是官僚之間歡迎、歡送時常用的敬禮。現代寫信時,在信的上款或下款也可加上「頓首」二字,以示尊敬。

看過那麼多打招呼的方式後,你能想到 10個與人慰問的方式嗎? 

文:梁佩施 圖: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

《星島教育》2024 DSE最新考試資訊、教材及備戰攻略: bit.ly/ST_DSE2024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