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禧 - 獼猴跳出五指山|卓言絮語

更新時間:18:00 2025-10-23 HKT
發佈時間:18:00 2025-10-23 HKT

一片金黃色的獼猴桃放進嘴裏一咬,果汁滿口腔,蜜一樣的清甜,軟硬適中,豐富的汁液沾黏手指,那比金奇異果還好吃得多的味道讓人捨不得漏掉一丁點,要把指頭也吮一下。一條長桌上擺放着以獼猴桃入饌的多款甜點小吃:奶凍、果批、果撻、曲奇、酥條、蛋糕……目不暇給,口無閒置。

獼猴桃是奇異果的祖宗,據說1904年由新西蘭一位學校校長Mary Isabel Fraser從中國帶回去種植,原本叫Chinese Gooseberry;由於風味獨特,含豐富維他命C、膳食纖維和多種礦物營養,成為水果之王,大受顧客歡迎,1962年新西蘭應北美進口商的要求而「去中國化」,改名為Kiwifruit奇異果。

獼猴桃在先秦時期已有記載。《詩經》有「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其中「萇楚」就是獼猴桃古名;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指獼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諸名」。足證獼猴桃早已在中國繁衍。筆者上周在陝西考察,在楊凌示範區一賞並一嚐獼猴桃風味,見到了傳奇人物之一高志雄。

高從陝北農村到位於楊凌的西北農業科技大學讀書,2008年畢業後留在楊凌,將所學用來研究和發展獼猴桃種植,現在成為了楊凌國際獼猴桃創新創業園負責人。在他們的推動下,陝西躍登世界獼猴桃最大產區。

楊凌示範區肩負推動乾旱半乾旱地區農業現代化的國家任務,這裏的西農大和陝西農林職業技術大學與園區融合協同創新,攻關農業關鍵核心技術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其作用不但服務全國,還幅射國際,成為國家的「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

筆者在楊凌踩了一腳泥,但這個小縣城卻聚集了近150個科創平台,7000多名農科教人才,年增新專利1000多項,有「農科城」之譽,在全國18個省建立了350個農業示範推廣基地,8個「一帶一路」國家建成16個海外示範園區。祖先留下的水果,走出高原與山嶺。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陳卓禧

作者為港專學院及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20年。

延伸閱讀:
陳卓禧 - 全運會:香港以體育連結國家與社會|卓言絮語
陳卓禧 - 產教融合需進行學科優化|卓言絮語
陳卓禧 - 《愛國主義教育法》 實效在得法|卓言絮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