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溢欣 - 讀書的方法|中新學林
發佈時間:18:00 2025-08-27 HKT

2025年放榜成績再創新高,狀元6個,奪星以上逾500人,很多媒體問我讀書和教出狀元的方法。幾個重點,值得在開學前與大家分享。
1. 一次「理解」並不足夠:課堂上教授完思維、技巧,最好的方法是即日回家用最短的時間作重溫,經過第二次沉澱,容易變成長久記憶。筆記已提供大量參考例子,幫助同學強化技巧。習慣與筆記的範文、練習共處,培養興趣,定時書寫。
2. 練習不一定要「全盤」:能夠花上兩小時作全盤操練當然最好,但課業繁重的話,學會「拆細」訓練也非常重要。例如只寫一段議論文的段落,大約三、四百字,這樣不但容易安排時間,也能在短時間內訓練自己的文筆。
3. 建立筆記本的習慣:抄出相關的思維、技巧,同時閱讀自擬範文之後,將有關字句、取材故事、例子思維抄寫一遍,除了深化記憶之外,還方便隨時翻閱。
4. 讀書當然是獨處的事:如果你需要心靈支援,需要在現實中找到與你共同有大學夢的學習同伴,不時互勉,而且互相鞭策,甚至輪流作為對方的提問者,監督彼此的溫習進度。如果不是如此,還不如孤獨一個更好。
5. 付出和堅韌:我的學歷經驗、表達技巧、筆記配套當然一枝獨秀,很多人以為我只適合「拔尖」的人,但其實不然。這麼多年來,最誇張的紀錄是自修生半年間從Lv2到考獲5**。但這個學生半年來每星期都交文,每份練習都會自行完成,然後核對答案,花上的時間和心血不足為外人道。因此,找對了老師,還需要付出和堅韌。教學多年,除了一系列的天書之外,這兩年還加了免費的閱讀操卷工作坊、承諾7天內批改文章等。你們的武器夠多夠鋒利了,但臨陣殺敵,不能是第一次執舞劍。
6. 此起彼落:別人慵懶時你奮進,即為「此起彼落」。暑假時提早準備,開學之後自然分外得心應手。如果你開學之後才發憤,就更要趁別人放假休息時落力追趕。永遠沒有最遲,最遲的往往是自己的心態。所以,未到應考當日,也永遠可以開始。
文:林溢欣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中文科補習名師。
延伸閱讀:林溢欣 - 且行且珍惜|中新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