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投資│英國前外交官收藏17世紀中國瓷器古董 50英鎊買入半世紀升值有價有市

更新時間:14:25 2023-05-21
發佈時間:14:25 2023-05-21

英國已故外交官邁克爾.巴特勒爵士(Sir Michael Butler)收藏頂級中國瓷器珍品超過半個世紀,並把此項興趣傳承至女兒嘉芙蓮(Katharine )。嘉芙蓮表示,父親不是有錢人,過往藏品大多以約50英鎊(折合約480港元)買回來,一生人最貴重的「心頭好」的收購價都只是大約2萬英鎊,但至今升值以倍計。不過,並非所有古董的投資價值都能長青,她指父親鍾愛的17世紀中國瓷器,由於風格特別,難於「翻版」,所以在疫情下仍有價有市。

嘉芙蓮五月初訪港,與本地一眾富豪會面,分享家族對過渡期中國瓷器珍品的收藏經驗和傳承。這批擁有數百年歷史的藏品,彷彿訴說着很多人和藏品之間悲歡離合的故事。

投行飯局坐無虛席

「昨晚美資投行的飯局原本只有15人報名參加,結果卻來了44人。我一邊講,他們一邊吃飯,現場只有我的聲音,他們很專心聆聽,也問了不少問題,例如怎樣去建立一所私人博物館,如何把藏品傳承給下一代,或者是如何避免傳給下一代。」嘉芙蓮平淡道來,卻不忘幽自己家族一默。

已故巴特勒爵士除了是英國瓷器頂尖藏家,並為備受尊崇的外交官,曾任戴卓爾夫人內閣成員,用了半世紀的時間,從各地蒐藏17世紀頂級中國瓷器珍品。雖然他不諳中文,卻成為這個獨有瓷器收藏領域的著名學者。18年前,巴特勒爵士更破天荒借出部分珍藏予上海博物館展出,吸引超過25萬觀眾慕名參觀。

可惜巴特勒爵士於10年前過世,這批藏品由四名子女均分,其完整性也因子女的意見分歧,金錢利益及如何演釋父親遺願等爭執齟齬而四分五裂。

巴特勒爵士的五十鎊原則

嘉芙蓮表示,「對我來說,這是爸爸畢生的心血。他不是一個有錢人,卻以一己之力建立了完整且多樣的私人收藏,在西方開闢了過渡期中國瓷器的領域,我覺得他的遺產應該得到尊重。其實他蒐集的瓷器很多時都只是區區50英鎊左右,一生中只有一次買了一件超過20,000英鎊的心頭好。」

巴特勒爵士最精采的收藏中,包括明末青初的青花瓷、琺瑯彩瓷以至單色釉瓷,這段時期(約1640至1700年)的瓷器,採用創新技術和新穎的裝飾主題,不單為康雍乾年間的御瓷提供不少靈感,部份更出口日本,創造出獨特的海外市場。

瓷器收藏中,對17世紀明末清初的器物稱之為過渡期中國瓷器(Transitional Chinese Porcelain)。

17世紀瓷器價格幾何級倍升

中國藝術品的價格過去十年以幾何式價格增長,雖然過去三年因為疫情關係無可避免的回落,但始終這個年代的作品風格特別,難於「翻版」,所以有價有市,深受國際收藏家的歡迎。嘉芙蓮在英國多塞特郡的私人博物館,放置著她父親400多件的心血結晶,以預約方式開放給公眾人士觀賞,參觀人士更可以親手觸摸部份經歷數百年歷史的古瓷。

修讀西洋藝術史的嘉芙蓮,在父親晚年花了整整三個暑假,和他細談每一件瓷器,並記錄他的評語。在父親辭世後,她再花了三年時間和學者Teresa Canepa合力寫成《鯉躍龍門》(Leaping The Dragon Gate: The Sir Michael Butler Collection of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Porcelain),通過分析巴特勒爵士的藏品,把17世紀瓷器的豐富面貌鉅細無遺地呈現出來。她笑說,這本500多頁中英對照的書藉是疫情下的嬰兒,也是她人生最有意義的工作。由於這本書籍比較專門,

目前香港也只委託由專門售賣藝術書的大業藝術書店獨家發售。

「昨天有一位私募基金的客戶問到,你們究竟如何在不懂得中國歷史下,得知這批珍藏的價值?我回答,當日唸藝術史時,中國藝術根本不在課程以內,但我們有幸認識這批珍藏,明白中國文化對西方世界的意義。我認為,這批藏品對人們了解現今世界重新兩極分化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