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少年常玩手機患中度脂肪肝 研究揭對螢幕時間超X小時 脂肪肝風險增2.1倍
發佈時間:18:14 2025-07-28 HKT

脂肪肝非中年人專利,台灣一位年僅13歲的少年疑因在暑假期間常玩手機、打機,年紀輕輕便患上中度脂肪肝。有醫生引述研究指,原來每天對螢幕時間過長,患脂肪肝風險最高可增2.1倍。
13歲少年常玩手機 求醫揭患中度脂肪肝
兒童內分泌暨減重專科醫生王律婷分享指,1名13歲少年日前來求醫,身高160cm的他,體重卻高達到72kg,更檢查出中度脂肪肝,肝功能指數( ALT )升高至72U/L(正常值約為45以下),三酸甘油脂160 mg/dL,也有胰島素阻抗的現象。
原來該男生暑假期間,幾乎每天從早上10點一直滑手機、玩遊戲和看影片到晚上,連吃飯都是邊看邊吃,平均每日的螢幕使用時間均超過10小時。
脂肪肝成因+症狀+診斷方法⬇⬇⬇
研究揭對營幕時間超X小時 脂肪肝風險增2.1倍
王律婷醫生指出,很多家長以為脂肪肝是「大人病」,甚至認為孩子胖一點對長高有好處。但事實上,兒童與青少年罹患脂肪肝的比例正逐年上升,與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久坐不動、飲食失衡等生活型態息息相關,導致體重與BMI上升,增加代謝異常甚至發生脂肪肝的風險。
她引述2項研究,講解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和久坐對肝臟的影響:
一項刊登於《 Pediatric Obesity 》的美國大型研究,分析了731名12-17歲青少年後發現,每天對螢幕時間多於5小時者,脂肪肝盛行率達27%,顯著高於對螢幕較少者的16.1%。即使排除飲食、運動、體重等因素,過度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每天對螢幕時間超過5小時,青少年罹患脂肪肝的風險仍大增2.1倍。
一項刊登於《 npj Gut and Liver 》的研究發現,久坐時間每增加1分鐘,都會增加肝硬化和重度肝脂肪病變的風險,並且使肝臟酵素濃度上升,代表肝臟可能受到損傷。特別的是,青少年肝臟脂肪堆積的盛行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從17歲的2.6%,到24歲則飆升至20.5%,增加將近8倍。
預防脂肪肝年輕化5大建議
兒童與青少年應如何避免脂肪肝危機?王律婷醫生給家長提出以下5大建議:
1. 彈性安排用手機時間
建議每日對螢幕時間上限2小時,家長可依子女年齡與作息調整使用時間,尤其假日可安排「無螢幕時段」,促進親子互動,也有助於預防近視與肥胖。
2. 鼓勵孩子多動
建議每天進行至少60分鐘的中等強度以上的身體活動;也有研究指出,每天累積3小時的輕度活動(如散步、遛狗、騎腳踏車或幫忙做家務),有助減少久坐對身體的影響,同時幫助預防肝臟相關疾病。
3. 調整飲食習慣
減少含糖飲料、甜食與油炸點心,三餐定時,並且多攝取蔬果、蛋白質和高纖食物。尤其要避免看螢幕邊吃,這樣對於控制體重與食量都有幫助。
4. 建立規律作息
充足睡眠有助穩定代謝。相反,熬夜或邊玩手機邊入睡則會打亂荷爾蒙,影響成長及肝功能修復,間接提高脂肪肝風險。
5. 注意警號並及早檢查
如果孩子有久坐、手機不離手加上體重偏重的狀況,即屬於高風險族群,留意到有大肚腩,或頸部、腋下出現變黑現象(黑色棘皮症),建議及早就醫檢查。
脂肪肝6大常見症狀 這位置痛是警號
本港約有逾100萬人患有脂肪肝。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脂肪肝(或脂肪性肝病)是指有過多脂肪在肝細胞內聚積。脂肪肝的形成亦與肥胖、胰島素耐受性、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壓有密切關連。
脂肪肝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一系列與肝臟細胞積聚過多脂肪(超過肝臟容積的5%)有關的肝臟疾病。脂肪積聚的成因與飲酒過量或其他繼發性因素(例如藥物或先天性代謝缺陷)無關。當中,脂肪肝有6種常見症狀,包括:
- 食慾不振
- 噁心
- 嘔吐
- 右上腹不適
- 疲勞
- 如果病情嚴重時,可能導致肝臟發大
若不及時改善,脂肪肝可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要準確診斷是否患有脂肪肝,就要接受影像檢查,例如超聲波、電腦掃瞄、磁力共振造影等,或進行肝穿刺活組織檢查。
專家履歷:王律婷
台灣兒童內分泌暨減重專科醫生
延伸閱讀:10招消除脂肪肝 防8大癌症!醫生大推這種茶 這種蔬菜也上榜
---
相關文章:
世界肝炎日|吃湯渣竟傷肝?營養師推介5類天然護肝食物 常見護肝成分哪種最有效?
久坐不動易致脂肪肝!研究揭坐足X小時中招風險增44% 必學7招護肝保命
醫生揭10大傷肝習慣 恐致肝癌/肝硬化/脂肪肝 喝不夠水也傷肝?
脂肪肝患者罹癌率高56倍 醫生推介2大超強食物 消除脂肪肝防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