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天/返Ofiice也要搽防曬?醫生解構塗抹步驟/時機/手法 3部位勿漏搽

更新時間:15:20 2025-07-04 HKT
發佈時間:15:20 2025-07-04 HKT

隨著夏季的來臨,香港天文台的數據顯示,夏季的紫外線(UV)指數常常達到「極高」級別。這不僅提醒我們要注意防曬,更讓我們明白,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是長期且潛在的。筆者希望在這篇文章中,幫助大家了解防曬的重要性及正確的方法。

為何要防曬?UVA/UVB有甚麼分別?

紫外線不僅會導致皮膚出現斑點,還會加速皮膚衰老。紫外線主要分為UVA和UVB兩種:

  • UVA:具有強大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到真皮層。長期接觸UVA會導致膠原蛋白斷裂、皺紋和皮膚鬆弛。
  • UVB:主要作用於表皮層,會造成急性傷害,如紅腫、脫皮和黑色素沉澱。

這些傷害不僅影響外觀,還可能增加皮膚癌的風險。因此,防曬是每個人都不可忽視的護膚步驟。

防曬貼士|如何挑選防曬霜?

選擇防曬霜時,我們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成分:

  • 物理防曬:例如氧化鋅(Zinc Oxide)和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可有效反射紫外線。
  • SPF與PA值:SPF指的是防曬霜對UVB的防護能力;而PA值則針對UVA的防護,越多「+」表示防護越強,PA++++為最佳。

按不同膚質/用途選擇防曬產品

  • 油性肌膚:推薦使用搖搖樂(Shaka fluid)或凝膠質地的防曬霜。
  • 敏感肌膚:選擇標示「無酒精」、「無香料」及「通過貼膚測試」的產品。
  • 戶外運動:必須選擇防水抗汗的防曬霜,建議防水效果持續80分鐘以上。

防曬貼士|如何正確塗抹防曬用品?

塗抹方法正確是防曬效果的關鍵:

  • 用量:臉部使用約1元硬幣大小,全身使用約30ml。
  • 時間:出門前15-30分鐘塗抹。
  • 補塗:每2小時或游泳、出汗後需重新塗抹。
  • 易漏部位:耳後、頸部和腳背均需注意。
  • 手法:單向塗抹,從臉中向外推開,避免來回摩擦。
  • 眼皮及鼻翼:用無名指輕拍。

在早晨護膚流程中,建議的步驟為:

  1. 清潔
  2. 精華(如維他命C抗氧化)
  3. 保濕乳
  4. 防曬霜
  5. 底妝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成分的搭配可能會產生刺激。例如,A酸或果酸成分與化學防曬搭配可能加劇皮膚刺激。

防曬貼士|不同季節/環境有何防曬策略?

針對香港的特殊氣候,以下是一些防曬策略:

  • 辦公室族:使用防曬霜並搭配抗藍光產品,推薦SPF30  PA++++的輕透型防曬霜。
  • 行山或沙灘:選擇SPF50+防水型防曬霜,並配備防曬手袖、防曬帽、防曬衣及防曬傘。
  • 雨季(5-9月):選擇無油配方以減少毛孔堵塞。
  • 冬季或陰天:UVB強度雖然減弱,但UVA仍可達晴天時的95%。建議使用SPF30+及PA+++的保濕型防曬霜。
  • 八號風球或暴雨:即使在這種天氣下,UVA穿透率仍可達75%,而暴雨後紫外線反升20%。因此,防曬依然不可忽視。

防曬貼士|破解2大常見防曬迷思謬誤

有些常見的防曬迷思需要澄清:

  1. 「打風或下雨時不需要防曬」:事實上,在八號風球期間,UVA仍可達80%。
  2. 「防曬會阻礙身體排毒」:午間跑步時仍需防護。
  3. 「長期在室內不需要防曬」:即使在辦公室,普通玻璃窗對UVA的阻隔效果非常有限。

防曬不僅僅是為了美觀,更是與香港的紫外線「鬥長命」的必要措施。透過正確的防曬知識與方法,我們能有效保護皮膚,減少衰老的痕跡,並降低皮膚癌的風險。讓我們在這個夏季,重視防曬,保持健康的肌膚!

撰文:全科醫生 林漢先

延伸閱讀:防曬產品推介|日本《LDK》評測31款人氣產品 前10名哪些上榜?Nivea/SHISEIDO/KOSE哪款最好用?

---

相關文章:

消委會妝前底霜|17款防曬底霜標籤成分恐干擾內分泌 或損生殖力增患癌風險 這2款較安全!

防曬噴霧推薦|日本《LDK》實測10款人氣產品 7款獲A級高效防UV 第1名只售$37

專家教曬傷後6招急救皮膚!塗蘆薈紓緩反增感染風險?保濕消紅腫必選2成分

冷氣如何開消暑又省電費?專家教3類降溫神器使用攻略 用錯反增中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