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教雙手做1動作 30秒自測患腦腫瘤風險 常嗜睡/嘔吐亦高危!

更新時間:15:40 2025-05-11 HKT
發佈時間:15:40 2025-05-11 HKT

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腦腫瘤?有醫生指,腦腫瘤有7大徵兆,常嗜睡或嘔吐已經是警號。他又教一個相當簡單的自測方法,只要雙手做1個動作30秒,就可自測身體患上腦腫瘤的風險。

醫生教雙手做1動作 30秒自測患腦腫瘤風險

據英媒《Daily Mail》報道,當地一名醫生在TikTok上發布一段影片,展示一個簡易的手部動作測試。這項簡單的測試可隨時隨地進行,只需重複以下手部動作30秒,即可自測患上腦腫瘤的風險:

如何自測腦腫瘤風險?

 

 

自測腦腫瘤風險:

  • 將一隻手放在另一手掌上方,快速來回翻轉數下,然後換手重複相同動作,持續30秒。

該醫生表示,這個測試主要用於檢測「輪替運動障礙」症狀,即患者難以完成快速交替的手部動作。這種運動障礙通常反映小腦功能異常,而小腦是腦部當中負責協調動作的區域,所以有這種運動障礙的人士可能患有腦腫瘤壓迫、腦組織損傷或損害腦神經的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等。部分患者可能僅在單側手部出現動作障礙,則需要取決於具體病因。 因此,自測時發現困難就應立即就醫。

報道亦指,TikTok一名用戶「Char's TT」的男友親身證實這項測試的可行性,他因為患有腦瘤無法完成測試動作。女子在影片中展示男友的雙手,並表示他已罹患腦瘤3年,但腫瘤生長緩慢且所在地區的神經外科醫生人數非常不足,導致要等候很長時間才將腦瘤切除。

腦腫瘤7大症狀 常嗜睡/嘔吐亦高危!

該醫生表示,即使是良性腦腫瘤,不會像惡性腫瘤擴散,但生長在敏感腦組織區域仍可能危及生命。此外,症狀表現會因腫瘤位置而有很大的差別,若出現任何異常症狀,特別是突發頭痛或頭痛持續惡化,都應立即求醫。

腦腫瘤典型徵狀:

  • 持續性頭痛
  • 異常嗜睡
  • 反覆嘔吐
  • 視覺異常

腦腫瘤其他徵兆:

  • 精神行為改變
  • 單側肢體無力
  • 語言視覺障礙

腦腫瘤如何形成?有何種類?

根據本港醫管局資料,腦部大約可分為大腦、小腦、腦幹,大腦扮演人體機能總指揮,由兩個橢圓形半球組成,每個半球有四個組成部分,包括腦葉、額葉、頂葉、顳葉及枕葉,各自控制身體不同的機能。當局部腦組織發生不正常的分裂增殖,會形成瘤塊,有機會是良性腫瘤,但也有可能是惡性腫瘤,即俗稱的腦癌。良性腫瘤的生長較緩慢,極少擴散,一般對健康威脅不大;惡性腫瘤的生長速度則快得多,會侵害及壓迫附近的正常腦組織,影響腦部及身體功能,甚至危害生命。此外,腦腫瘤可分為原發性及轉移性兩種:

1. 原發性腦腫瘤

  • 原發性腦腫瘤是指腫瘤在它原本的位置上不斷生長及變大,可以是良性或惡性腫瘤。腫瘤一般以原發處的細胞命名,較常見的是膠質瘤(Glioma),例如星形膠質瘤(Astrocytoma),便是由星形細胞病變而成。

2. 轉移性腦腫瘤

  • 局部轉移:指惡性腫瘤由身體其他地方游離原來的地方而轉移到腦內,此情況最常見於鼻咽癌。
  • 遠距離轉移:指癌細胞經過血液轉移到腦內,形成一個或多個顱內腫瘤,例如肺癌和乳癌。遠距離轉移有時會在原發性腫瘤治療後很久才被發現,15%的病人沒有任何癌症或腫瘤病歷。

腦腫瘤有何症狀?出現吞嚥困難/記憶衰退恐中招

據香港神經腫瘤學會資料,腦腫瘤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12種病徵:

 

腦腫瘤12大症狀

  • 局部/全身腦癇
  • 耳鳴、暈眩、失聰
  • 頭痛、嘔吐
  • 內分泌失調
  • 意識偏差或模糊、性格轉變 、記憶衰退
  • 上/下肢不靈活、 感覺遲緩麻痺
  • 半身輕癱、 肢體不自主地震顫
  • 面部肌肉麻痺、疼痛
  • 吞嚥困難
  • 語音不清、說話困難
  • 視力減退、疊影/視野不清
  • 大小便失禁

甚麼人易患腦腫瘤?男性比女性患病的風險高? 

據醫管局資料,腦腫瘤的成因至今不明,但以下的危險因素有可能增加患上腦腫瘤的機會:

  • 年齡:雖然任何年齡的人士均有機會患上腦腫瘤,但40歲以上人士的風險較高;部分癌瘤如髓母細胞瘤幾乎只在兒童身上出現。
  • 性別:男性患病的機會率較高
  • 遺傳:家族中曾有人患神經膠質瘤
  • 接觸化學物質:因工作而接觸輻射物、甲醛、氯乙烯和丙烯

延伸閱讀:4種頭痛情況速求醫!恐是腦動脈瘤 嚴重可致命

資料來源:《Daily Mail》醫管局香港神經腫瘤學會

---

相關文章:

醫生揭3種頭痛超危險!恐是中風/腦瘤/失明先兆 有致命風險

49歲男常頭暈 腦取出巨瘤如拳頭大!12症狀最常見 手腳不協調要小心

27歲女經常捱夜患腦瘤 忽略1徵兆出事 拆解6大症狀 發現頭痛已太遲?

罕見病|男童常無故笑求醫揭患腦瘤 母親:以為他只是天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