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19歲女患飛蚊症揭患乳癌末期亡 醫生指1症狀易被忽略

更新時間:12:27 2022-11-03
發佈時間:12:27 2022-11-03

患上飛蚊症可能是癌症先兆。台灣一名19歲少女日前突然患上飛蚊症,求醫後發現原來飛蚊症狀的起因是腦部顱內壓升高,從而影響視力,再進一步追蹤竟發現是乳癌轉移到至腦部所致。事後雖然少女積極化療抗癌,可惜半年後仍不敵癌魔去世。

患飛蚊症揭腦部有腫瘤

綜合台灣媒體報道,高雄一名19歲林姓少女日前出現疑似飛蚊症狀,她起初以為只是自己過量使用手機,惟3日後飛蚊黑影仍然持續,遂向眼科醫生求醫。主診眼科醫生洪啟庭為少女檢查雙眼時發現,雖然少女眼睛的玻璃體沒有明顯混濁,視網膜亦無退化與破洞,不過患者眼中原應是圓形的視神經盤,竟變成不規則邊緣,因此初步診斷為早期視乳頭水腫。

然而,當洪啟庭為少女進行電腦斷層掃描檢查時,竟發現其腦部右後方長出一顆腫瘤,更有生命危險,於是隨即將她轉到神經外科接受診治,後來證實患有末期乳癌,而腫瘤正是癌細胞轉移到腦部所致。少女後來接受癌症治療,惟半年後仍然不治。

視乳頭水腫易被忽視

洪啟庭表示,飛蚊症普遍因玻璃體退化形成,而少女的飛蚊症狀則是因早期視乳頭水腫,導致顱內壓升高。洪啟庭又指,視乳頭水腫大多沒有症狀,因此極容易被忽視,而出現視乳頭水腫的原因主要有腦部腫瘤、顱內高血壓等。

洪啟庭續指,飛蚊症是成因是玻璃體腔的多種的膠原纖維蛋白損害、細胞雜屑沉積、發炎細胞聚集與玻璃體液化等,造成明顯的玻璃體混濁,形成圓、線、蚊子、蒼蠅等形狀。患者要特別小心視網膜出現破洞,或視網膜剝離及黃斑部裂孔,否則嚴重可致失明。洪啟庭補充,高度近視人士及長期使用帶藍光的電子產品,都會增加患飛蚊症風險。因此一旦眼前出現飛蚊,且數目增加或形狀變大,一定要盡快求醫。

延伸閱讀:乳癌症狀+高危一族

乳癌為本港第4號癌症殺手。綜合衛生署及政府癌症網上資源中心資料,當乳腺細胞失控分裂和生長,就會形成腫瘤,腫瘤分為良性及惡性,乳房內的惡性腫瘤就是乳癌。若出現6大症狀,有可能患上乳癌:

 

 

乳癌高危一族

癌症網上資源中心指,一般婦女在月經前常會感到明顯的乳房脹痛或摸到硬塊,這是由於週期性賀爾蒙分泌的轉變,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不必過分擔心。如懷疑乳房有腫塊,應找醫生檢查,確定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而大部分乳房腫塊屬於良性,或為水瘤或良性纖維瘤,對身體無害。

患乳癌的高危族群包括:

 

年輕女士患乳癌6大因素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生曾發文表示,年輕女士罹患乳癌,原因大多與以下6大高危習慣有關:

同場加映:26種防癌食物

維持健康飲食,有助預防癌症。美國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網站列出以下26種有助預防癌症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堅果類等,不妨多吃: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