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血糖最佳方法】篤手指驗血糖落伍? 最新非入侵式新法檢測血糖是否更佳?
發佈時間:12:00 2021-08-11 HKT

Apple供應商公布其非入侵式血糖檢測器已進入臨牀測試階段,聲稱感應器以非入侵方式探測皮膚底層分析血液。量度血糖的傳統篤手指與非入侵式新法,其實各有優點,該如何選擇?
較易受外在環境影響
通過抽血,以及俗稱篤手指的傳統驗血糖方法,對於經常監察血糖變化的患者,這種入侵式方法,實在痛又不方便,新式感應器採用非入侵方式探測皮膚底層分析血液,方便快捷,實在較吸引,究意是否更為優勝?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歐陽亦璋說:「糖尿病是形容一組以血液中糖分過高為特徵的代謝疾病,檢查血糖分水平在診斷及監測病況時都十分重要,常用的方法有以抽血檢查靜脈血糖、以「篤手指」測量毛細血管血糖及新型感應式的連續性血糖監控系統。 這些方法都要抽取身體樣本去評估血糖值,可以歸類為入侵式檢查。近年不少研究以非入侵方式去監測血糖,希望以無創方式評估血糖值。在這些方式中,靜脈血糖作為標準會應用在診斷或需要準確了解血糖水平的情況。可是,抽血化驗需要的資源及時間較多,不便在日常監測時使用。篤手指則以刺針穿透皮膚獲得毛細血管血液,能快速以血糖機提供數值,方便糖尿病友在家中應用。連續血糖監控系統靠皮下植入的軟管,測量皮下組織細胞間隙液的糖分推算血糖水平。非入侵式檢查則以超音波、電磁、熱能或近紅外線等技術,嘗試收集唾液、汗液或皮膚等的訊號間接評估血糖水平。可是,這些訊號通常較微弱,容易受組織結構、其他有機物、外在環境,例如震動或溫度等影響,暫時只有少量方式能提供準確數據而獲批准在臨牀上應用。」
能顯示血糖走勢優點
歐陽醫生表示,如以篤手指測量血糖,通常建議測量空腹、餐後兩小時或睡前的血糖值。各人需要測量的次數會因使用藥物、病情輕重及身體狀況而有所不同。如視空腹及餐後血糖值為一對,病情控制理想及正用口服藥的糖友,一般建議是每個月2至4對檢測。如生病或調校藥物後,可考慮每星期檢查2至4對。使用胰島素或懷孕時,可能有需要每日2至3對。每次篤手指都要用新採血針頭 ,也要留意血糖值的準確性會受血糖以外的因素影響,例如試紙的質素、採血方法等。
連續性血糖監測系統因為採集細胞間隙液作評估,所顯示的數值未必與靜脈或毛細血管血糖值一樣,部分型號能夠或需要每天以毛細血管血糖值作數據校正。大部分系統在植入後能使用七至十四日,可用時間可能受其他因素影響而縮短。相較篤手指,連續性血糖監測系統有較密集數據,能顯示血糖走勢,讓糖尿病友了解血糖波幅,特別適合使用胰島素、血糖控制未理想,或有低血糖不自覺情況的糖尿病友使用。其他糖尿病友,如懷孕期間、經常低血糖,或想了解進食對血糖影響的人士,也有機會以這些系統了解血糖起伏。
歐陽醫生指,無論用甚麼方式了解血糖水平,糖友都不應只視之為交給醫生的「功課」,血糖值有機會幫助糖友了解及改善生活習慣。血糖值也不是生活的枷鎖,不要因為數據引起不安或太大壓力。在解讀血糖值時需要對身體或醫藥基理有一定的理解,不要未在醫療諮詢下自行改變藥物分量。他期望「非入侵方式」的研究能有突破,發展出準確、易用易攜帶及低成本的儀器,或能成為可穿戴裝置的一部分,幫助糖友容易地日常監測血糖。
文:衞兒